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8)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8)

时间:2012-10-27 05:1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22极光 是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上空大气中的一种彩色发光现象。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比较稳定,有时在连续地变化。极光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关。极光是由来自太阳活动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由于磁场的作用,故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
123行星 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叫行星。行星的质量比太阳小得多,本身一般不发可见光,它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太阳系中目前已发现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除太阳系外,邻近的恒星,很可能也有行星存在。太阳系中根据九大行星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特征,又可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距太阳近,体积、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温度较高,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少或没有。(2)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亦称类木行星)。距太阳较远,体积、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主要由氢、氦、氖等物质构成。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3)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距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在—200℃以下,平均密度介于前两类之间,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有卫星,天王星也有光环。另外,根据行星在地球轨道的内外,又可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的行星称为内行星。如水星、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叫做外行星。如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用肉眼观察行星与恒星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行星有明显的位移,没有闪烁现象等。
124类地行星 见“行星”。
125巨行星 见“行星”。
126远日行星 见“行星”。
127内行星 见“行星”。
128地内行星 即“内行星”。
129外行星 见“行星”。
130地外行星 即“外行星”。
131行星的视运动 行星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本身的绕日运动,使其对于恒星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这种行星运动,叫做行星的视运动。行星的视运动与太阳、月球在天球恒星背景上的相对运动情况不大相同。太阳、月球的运动方向始终是朝东的,而行星的运动方向有时朝东,有时朝西。这是由于地球和行星两者的公转运动合成后在天球上的反映。行星朝东运动称为“顺行”;朝西运动称为“逆行”。顺行与逆行之间的转折点称为“留”。行星运动的主要方向是顺行。行星相对恒星背景运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行星运动的恒星周期;行星按同一方向连续两次经过同一距角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叫做行星运动的会合周期。
132顺行 见“行星视运动”。
133逆行 见“行星视运动”。
134留 见“行星视运动”。
135行星运动的恒星周期 见“行星视运动”。
136行星运动的会合周期 见“行星视运动”。
137距角 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之间相交的角度在黄道上的投影,叫做行星的距角。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的角距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地内行星距太阳比地球近,它在任何位置上的距角都不会超过某一数值,因而只会出现“合”的现象,而不会出现“冲”和“方照”现象。例如金星的最大距角为48°,在天球上它有时位于太阳以东,日落后不久出现在西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昏星,俗称长庚星;有时位于太阳以西,日出前不久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晨星,俗称启明星。地外行星由于距太阳比地球远,因此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距角可从0°—360°,可以出现一次冲、一次上合和两次方照。
138大距 地内行星在运行中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某一限度,这一限度称为地内行星的大距。地内行星位于太阳以东的一次大距称东大距;位于太阳以西的一次大距称为西大距。例如,金星在大距时,距角变化在45°—48°之间,在东大距前后,金星在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地平线附近;在西大距前后,金星在黎明时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附近。
139合 距角为0°时称为“合”。行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称为下合;行星和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时称为上合;行星与地球同时位于太阳的一侧时称下合“合”时,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等,行星与太阳同升同落,行星为太阳光辉所淹没,此时不便对行星进行观测。地内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有两次合,一次上合、一次下合。地外行星仅有一次上合。
140冲 距角为180°时称为“冲”。在行星轨道近日点附近出现的冲称为大冲,此时地外行星距地球最近,而且与太阳正好成180°,太阳西落,行星东升,整夜可见,十分明亮,是观测外行星的极好机会。
141方照 距角为90°时称为“方照”。行星在太阳以西时称为西方照;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方照。只有地外行星才有“方照”现象。
142水星 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一颗行星。我国古代又称之为辰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0.39个天文单位。水星的半径约为24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38.3%;体积是地球的5.62%;质量为3.33×1026克,是地球的5.58%;平均密度为5.46克/厘米3,比地球略小;表面重力加速度为373厘米/秒2;平均密度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地球,内部有一铁核约占水星质量的70—80%,铁核外面有一层厚约500—600公里的硅酸盐层。水星表面的大气极为稀薄,大气压小于2×10-9毫巴,大气的成分主要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水星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直射处,温度可达700K,夜晚冷到100K。根据美国发射的行星探测器“水手” 10号三次经过水星(1974年3月29日、9月21日、1975年3月16日)时探测得知,水星表面很象月球,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环形山,还有平原、裂谷、盆地等各种地形。水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仅次于冥王星(为0.206),因此公转轨道扁而长。同时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也较大(为7°),同样仅次于冥王星。水星公转一周为87.969日,自转一周为58.646日,恰好是公转周期的三分之二。由于水星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辉而发亮的,因此,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水星有类似月球似的月相变化。水星没有天然卫星。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3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8)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8)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