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 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2)

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2)

时间:2010-12-17 08:3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2 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资源
  各学科专业网站都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在此介绍一些资源网站,期望有助于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获取研究性学习的信息资源。
  ① 由南京(南大)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主办的 “天空教室网络教育中心
  ②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 “ 中国基础教育网 ” 各学科的网址为:
 ③由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主办的“科学教育”
 ④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普博览”
 ⑤由广东五邑网育发展有限公司江主办的“江门教育信息网”
 ⑥由 浦东教育信息中心主办的“浦东新区教育信息专网” 
 ⑦ 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名师教育网 ---- 学生频道”
 “中国名师教育网 ---- 教师频道”
 ⑧ 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的“中国科普” 
 事实上 ,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 一方面要掌握搜索信息的方法 ; 另一方面更要会搜寻所需的有效信息。这是师生在应对新课程挑战 ,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备能力。

1.3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内容源自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研究性学习相关课题)
1.3.1 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参与到真实情境中进行主动探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实地场景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借助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资源性支持指 Internet 可提供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主要用于研究主题的提出和论证。
  ②交互性支持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创建协作学习环境,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③管理性支持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诸要素的管理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根据网络技术所能提供的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我们提出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基于技术应用的网络操作平台:
  ① 研究方向:为师生确定研究主题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因此,该模块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型资源,特别是涉及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对当代生活影响重大的科技问题等内容的网络资源。
  ② 学习资源:指供师生用以论证研究主题的大量网上资源。这类资源可以是学习材料、相关知识库、与主题相关的网站联接,也可以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提交的作业和阶段性学习报告。
  ③ 在线交流:该模块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提供在线交流的机会,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实时讨论和疑难咨询。支持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包括界面友好的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聊天室、专题论坛)、协作工具(如虚拟白板、共享的应用软件)和个人主页空间等。
  ④ 在线帮助:该模块提供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和常用策略,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⑤ 作业上传:为方便师生对学习成果的讨论和评价,该模块为学生提交开题报告、阶段学习报告和研究成果报告提供技术支持。
  ⑥ 学习管理:该模块运用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来管理学习资源、师生档案并控制学习过程。学习管理应具备的功能有:针对性的辅导、疑难解答、协作学习监控、作业管理与评价等。

1.3.2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为研究主题的确立和论证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平台。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阶段和网络技术在各阶段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同其他学习模式一样,基于网络支持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也是由学习活动、师生角色、学习评价等基本要素构成。我们将围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教师作用、协作学习小组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①学习活动程序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其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网络支持平台作为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围绕研究主题展开学习活动。
②教师作用分析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的作用也发生着变化: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研究实施阶段,主要转向学习辅导者、学习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掌握知识。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③协作学习小组
  协作小组是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通常是由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一般每小组3-5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主题确定阶段,研究主题往往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来决定,但要保证各小组的研究主题互不重复,以使研究成果丰富多样,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在主题论证阶段,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并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初步形成研究成果;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各小组相互评价研究成果,并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为达到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往往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方法。这种小组协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④学习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知识、技能;研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意识、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独特表现。在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阶段,评价的对象各有侧重:在提出主题阶段,主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在实践论证主题阶段,主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活动程序;在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阶段,主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报告、研究体会以及研究成果中的创造性成分。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评价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从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三个环节入手。(2)评价的方法、手段要多样化,一般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优势,把评价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处理。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对网络技术的要求日益增加,网络资源共享、及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要求日趋明显。然而,尽管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决不能代替现实情境中的学习。学科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网络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研究性学习都可以借助网络实施,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研究性学习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媒体手段,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目的。
  本文标题: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ansuo/2202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ansuo/2202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资源(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