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时间:2010-12-17 12:4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 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全教会精神,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而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由于课程设置统一、结构类别单一、内容要求划一,“千校一面,万人一书”,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统一升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验,重升学轻生活,重学科轻学生,重过去轻发展,学校成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高考训练基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解决现行课程(指目前全国施行的高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明确普通高中高层次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完成双重任务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由我省和江西、天津进行试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原国家教委教基司〔1996〕13号,以下简称新计划)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
   通过两年的试教,我们认为,与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历次中学或高中教学计划相比,新计划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基本框架和要求是符合全教会关于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当前高中教育的任务、性质以及教学实际的。其中一些大胆的尝试,在充分考虑实际的基础上反映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但由于新计划形成于较早时期,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憾或说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计划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结合试验,提出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在讨论新计划利弊得失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实际,提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计划的框架和意见。

2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 ( 试验 ) 的贡献
  新计划的贡献可以从其特点和试验的效果来看。新计划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 , 其主要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明确独立目标 , 确立两段设计 ; 通过两个侧重 , 完成双重任务。构建两类课程 , 坚持四个结合 ; 既重共同基础 , 又打分流基础。

2.1 实行三级管理 , 国家地方学校 ; 适应多种模式 , 办出学校特色

  具体来说 , 与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中学或高中教学计划相比 , 新计划的重要变化及其特点是 :

  一是明确独立目标 , 确立两段设计 ; 通过两个侧重 , 完成双重任务。

  普通高中由作为初中教育的延伸改为确定了普通高中独立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 由原来的中、小学两段设计改为九年义务教育一段 , 高中教育一段。新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独立的培养目标 , 把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具体化 , 指出了高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 体现了面向 21 世纪我国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 对于实施新课程方案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作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 普通高中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具体说是通过 “ 两个侧重 ” 完成 “ 双重任务 ”, 即通过有侧重的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 , 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根据 “ 两个侧重、双重任务 ” 的指导思想 , 新计划实行 “ 一二分段 , 高二分流 ” 的办法 , 自高二起 , 分为升学预备教育 ( 文、理科 ) 和就业预备教育 ( 实用技术科 ) 三科 , 分别采用不同的课程计划。
  本文标题: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ansuo/2203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ansuo/2203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