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时间:2010-12-17 13:0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 卢梭与研究性学习
  18世纪末到19世纪,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卢梭认为人天性具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观点为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

 
2 研究性学习之寻根美国
  自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一步一步地形成了经验中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传统。这个传统,渊源于经验主义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总的说,这个传统要求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探究过程中学习,同时进行科学基本知识、科学态度、研究方式的学习,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
  20世纪初期,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等著作中以“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教育观点为指导,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 method),提倡学生在经验中学习(1earning by experience)、在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并强调了经验的主动因素——尝试性、试验性、实验性。
  基尔帕特里克的“设计教学法”
  基尔帕特里克在《设计教学法》(1918年)等著作中以杜威的哲学思想和桑代克心理学为基础,创立“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不但在美国盛极一时,其他国家(包括旧中国)竞相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设计教学法”一起,对当时“纯知识教育”——学校知识教育的观念——提出了严厉的挑战,同时为解决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对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布鲁纳的“结构学习”和“发现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布鲁纳在《教育过程》(1960年)一书中,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出发,主张学生应学习每学科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学习基本的观念(概念、原理)。他认为,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他还认为,基本观念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有极大的“迁移性”。与此同时,他在学习方法和编写教材方法问题上,主张发现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的行动”,从中进行“以发现为重点的学习”。在他那里,“结构学习”和“发现法”(discovery method)是相辅相成的。他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知识、发展”三结合的问题。  
  此后不久,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1961年)中提出了更适用、更具体、更易操作的“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 。
  探究学习,突出地强调了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及认识,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全面掌握。
  1985年,美国开始实施在美国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2061计划”。
  “2061计划”认为,“美国下一代必须面临巨大的变革,而科学、数学和技术位居变革的核心,它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日的世界十分重要。这一计划还提出:“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框架,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掌握这些内容、概念和联系的基本态度、方法和手段。”这一计划强调:学生要学习科学的基本结构,而“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取得上佳的学习效果;教师不应把注意力放在充满科学术语的教科书上,而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施“2061计划”以来,美国已经出版发行了一系列指导参考书:《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89年)、《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年)、《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1998年)、《科学素养的导航图》、《科学素养的设计》、《科学素养的资源》(3卷)以及《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5年)。
  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小学教育,也以不同的名义和方式开展和促进探究教学和探究学习。日本增设“综合学习时间”;法国设立“发现途径”、“动手做”(hands on);韩国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香港设立“专题研习”;英、德等西欧国家在中学也开设了“设计学习”(或项目学习)课程。
  总之,探究学习、设计学习,即在探究中、通过探究进行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这也是现代世界教育所取得的最有魅力的成果之一。
  本文标题: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ansuo/2204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ansuo/2204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