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地理理性知识教学

地理理性知识教学

时间:2010-12-17 15:0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学

第三节 地理理性知识教学

地理理性知识的学习与地理感性知识的学习有着质的差别,它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在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外表,还要求学生能够透过外表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必须同地理直观方法紧密配合,注重地理综合分析方法、地理比较法、地理推理法的运用。

6.3.1 地理概念的教学

地理概念是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也是进行地理思维的 “细胞”。可见,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恰恰正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阅读卡片 学生地理概念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① 张冠李戴,意义混淆。地理教材中常有一些地理概念关键词,这些名词相关又相异,本质属性不易区分,学生常会产生意义上的混淆。例如,地形与地势,生长期与生育期,热量带与温度带,震级与烈度等等。  

② 外延范围把握不准。有些学生由于对概念的内涵理解模糊,因而对概念外延的把握时而过宽,时而太狭。有的学生把黄土、戈壁也看做土壤。而有的学生认为,“季风不属于大气环流”。

③ 望文生义,凭空猜想。有些学生平时对地理名词概念不重视,课堂提问、考试、测验时,遇到名词概念就 “想当然”地回答,如 “国土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领土”、“台风就是吹自台湾的风”、“流域面积即一条河流的干流与支流所占的空间总面积”等等,类似错误,屡见不鲜。

④ 语言表达不够严谨。有的学生虽然对概念有初步领会,然而由于思维的严密性不够,或者是语言能力较差,因而对概念表达得不太严谨,甚至词不达意。如有的学生说:“季风就是海陆差异造成的风。”这种提法忽略了季风风向变化的时间尺度与空间范围等因素。实际上,有时在滨海地区随昼夜变化而改变风向的海陆风也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姜竹丽?浅谈对地理概念的理解?继续教育研究,2001 (5).

【活动】阅读上面的材料,针对目前中学生地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6.3.1.1 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地理概念学习意味着学生掌握一类地理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同时意味着学生能辨别同类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地理概念有两种重要形式: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就是学生在对大量同类地理事物及不同类地理事物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该类地理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地理概念。

实施步骤:

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学习的过程,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例如外力作用的概念形成:教师先呈现流水形成沟谷、平原,风力形成沙丘、风蚀柱,冰川形成角峰,海浪造成沙滩、海蚀穴等图片,并提出 “上述地形的形成动力来源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步骤中,变式的设计与提出的问题是关键,其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概念同化就是通过直接下定义的方式来揭示地理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地理概念的过程。地理概念的同化常用演绎法。例如,学生先前已学过“内流河”的概念,知道 “未流入海”是其本质特征。现在要学 “塔里木河”这一新概念,学生可以通过查书或听老师讲解,了解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本文标题:地理理性知识教学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2205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2205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理性知识教学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理性知识教学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