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学习方式概述

学习方式概述

时间:2010-12-17 15:2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章 地理学习方式 第一节 学习方式概述

4.1.1 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阅读卡片 学习方式的不同定义角度

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含义可以从两个主要侧面予以归纳。第一类意义上的学习方式 (内在的含义)又译为学习风格,指的是个体在知觉和学习中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个体对任务作出反应所使用的各种策略,涉及个体处理学习中的信息或解决问题时所偏爱的方式,如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场独立型的学习者,视觉通道占优势的学习者,听觉通道占优势的学习者等等。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某个个体的学习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第二类意义上的学习方式 (外显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学习过程中主体以何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如主动式学习方式、被动式学习方式;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的关系,如合作学习方式 (两人或两人以上)、个别学习方式、集体学习方式;学习者所运用的各种学习策略,如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等等。因此,第二类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主要与学习主体的活动方式有关。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全球教育展望,2001 (8).

根据专家、学者对学习方式的界定,我们可以把学习方式的特点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4.1.1.1 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法及其关系包含在学习方式之中,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多种学习方法的支撑。

 

4.1.1.2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变量

大量的实践表明,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生信息处理方式、学生的思想、感受和意义等都对学习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可见,学习方式的差异是引发学生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4.1.1.3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研究者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把学生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组合概念,看做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

 

4.1.1.4 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学生学习有不同的思维水平。这些思维水平首先和认知任务的要求有关,这些认知任务的要求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教学内容的认知任务和实际教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记忆操作类的学习,如操练简单计算等。第二类,理解性的学习,如学生听教师讲授,理解了一个公式。第三类,探索性学习,如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大量的实践表明,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阅读卡片 学习及学习方式的层次

研究表明,学习及学习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奥苏伯尔等把有意义学习由低到高分成6级: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活动的情况,提出了8种形态的学习方式。澳大利亚教育学者比格斯 (Biggs,J.B)指出存在着6种不同的学习层次:A?增进知识;B?记忆和恢复;C?简单应用;D?理解内容的意义;E?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F?改变个人。比格斯进一步指出了学习可以分成量的学习 (包括A、B和D)和质的学习 (包括E、F和C)。

 


  本文标题:学习方式概述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2206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2206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方式概述(1)
欢迎你对学习方式概述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学习方式概述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