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

《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

时间:2010-01-29 00:4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

编写《地理1(必修)》教材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和政府在世纪之交相继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行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应当面向大多数学生。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是相对短缺,www.dljs.net高考毛入学率仅为1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教科书编写应以提高绝大多数国民的基本的地理素质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基础性和发展性、地理科学和地理课程的关系、科学知识的丰富性同学生接受能力与课时有限性的矛盾等问题。

3.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指南,正确处理科学、社会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把握地理科学发展的趋势,渗透地理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精选基本概念,突出地理过程,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基本自然过程(包括自然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关注全球重大问题,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创新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求真和人文求美的历程中,关爱和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4.注意多样化的教科书呈现方式,照顾学生学习倾向的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应当有利于支撑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情境和空间,为师生互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科书的体系和体例结构

和初中地理课程一样,高中地理课程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着力提升国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但不同于初中课程的区域地理体系,高中课程以系统地理为主,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内容大体涵盖了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内容。在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中,模块一以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采继承和创新之路,一方面继续保留传统高中课程中的经典自然地理内容,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但在具体要求上作了简化,着重突出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另一方面紧扣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核心论题,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模块的总结,并起到沟通其他两个模块的作用。

图1内容框架

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地理1(必修)》教科书的编写以忠实体现《课程标准》为准绳,在梳理各项内容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行星地球(天文背景)、自然地理过程(大气、水、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三个方面来组建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并参考《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体例框架和初中一样,保持章、节、标题的基本结构。各章结尾配有一个问题研究,主要是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内容紧密配合该章的学习,所选话题注意切合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问题研究的编写注意突出问题情境的呈现、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结果往往是不唯一的,具有开放性。各节的结构根据内容需要而定,除了课文以外,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案例、读图思考、活动、阅读等栏目。案例对课文叙述的概念和原理起到进一步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素材的选择注意突出其典型性、说明性和例证性。读图思考紧扣所选择的图像设计问题,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活动紧密配合课文,有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机拓展,有的是提供线索,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思考,有的是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判断和推论。阅读是为了丰富和补充课文内容而选择和设计的,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属于“调味品”,不作教学要求。
  本文标题:《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39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394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