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2)

《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2)

时间:2010-01-29 00:4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1.注重基础,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

模块一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着眼于认识地球家园和人类活动舞台的角度,教科书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地球的行星背景,主要包括天体系统、行星地球、日地关系、地球运动、圈层结构等核心概念,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背景,例如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刚性地球的圈层分异及其特征等。这一部分属于天文科学或地球科学的知识范畴,或者说承担着天文教育和地学教育的任务,弥补了我国学校课程中地球科学知识没有单独设科的一面。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和生态观,树立保护地球家园和科学探索的意识。

第二是自然环境的若干组成要素,包括岩石、地貌、大气和水等。这一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介绍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教科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和特性)的角度,围绕岩石、地貌、大气和水等要素,从自然地理学科体系中选择和重点介绍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这些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五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受热、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二大地理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洋流的分布)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变化和自然资源)。

第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学习了若干具体要素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生物要素为例学习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分析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最后通过分析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及其分布规律。

对于本册教科书的基础地位,编写时给予了充分重视,具体表现在从行星地球的宇宙背景、要素分析到整体综合的转变,强调地理尺度和基本方法在分析和归纳中的作用,渗透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的培养。这一部分既与初中地理课程地球概论初步的知识相衔接,如地球的运动、地形的变化、天气和气候等联系起来,又有所提高和加深,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自然现象,也开始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全书整体上讨论的都是全球规模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但也注意通过局地的地理事实来印证宏观的地理现象特征,体现了综合和分析、全球和地方相结合的思路。教科书的编写注意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基本过程、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模块二“人文地理”和模块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好基础。

2.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可以从其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着手。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既包括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如岩石、地貌、水文、大气、土壤、生物等特征,也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等综合性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就是自然地理过程。鉴于高中课程属于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课程标准》要求以举例的方式学会分析某些自然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其特征,而不是为了培养地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去学习系统的部门自然地理知识。

教科书主要以岩石、地貌、水、大气等要素为例,讲述要素发展变化过程中牵涉到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特征及其地理效应。例如讲水循环和洋流时,重点介绍水循环的类型和基本环节、全球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效应,至于水量平衡、洋流的成因和类型等知识不再作系统的描述。讲大气时,从大气受热过程入手,讲述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大气水平运动,进一步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最后以局地天气系统为例分析大气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讲岩石时,着眼于地壳物质循环,既联系地球的圈层结构,又关联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岩石的三大类型以及岩石之间、岩石和岩浆间的转化,重点掌握转化的起点、终点和顺序,但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其所涉及的地质作用,教科书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讲地貌时,重在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并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其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影响。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在初中课程中已经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地表形态,这里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成因,认识到内力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再塑造使地表变平。 

3.密切联系实际,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和文化多元的世界,其中有很多问题包括全球问题和地方问题需要用地理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如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京都议定书》签定和实施的曲折历程,自然资源的分布、配置、获取和保护,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策等。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是自然进化的一个部分,在地球生物进化历程中,距今1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全新世属于生物大灭绝时期,其中人类加速物种灭绝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已经成为驱动自然地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环境压力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把资源环境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

教科书的编写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的产生和原理的应用力求从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内容的选取力求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例如在讲述地球上的水资源时,既从淡水数量占全球水量的极小部分说明水资源的有限性,又从人类现阶段需求的有限性说明水资源数量的丰富性,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的危机主要在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开发利用措施不足(如经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为认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数量和质量的角度)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和对策提供知识基础。

在讲述地球上的大气时,无论是讨论热力环流(以海陆风或山谷风为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以东亚季风为例),还是讨论高低气压系统(以寒潮和台风为例)、全球气候变化(以我国近百年来气候变化为例),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的。例如在讲述锋面的形成及其运动时,教科书选择了《水浒传》第六十四回(有的版本为第六十三回)“呼延灼月夜赚关明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对于华北地区的深秋时节一场纷飞大雪飘落前后的景象描写,反映出作者细腻的生活体验和生动的文笔,从中可以体会对锋面天气现象的直觉感悟和理性分析。

教科书在讲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注意选择典型的地学景观照片来说明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冰雪山峰、陡崖、沙滩、沙丘等,这些既是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力佐证,又是欣赏自然美景的天然素材,从中可以领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异力量,培养地学审美意识和技能。

4.呈现方式多样,鼓励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注意按照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设计课文,例如在章首安排若干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对本章学习任务有所了解,明确学习目的。注意选取不同类型的图像如反映太阳辐射和大气受热过程的简化示意图、描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曲线图、表现太平洋水温异常的遥感数值图等,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技能。通过典型案例和开放型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来培养意见分享、交流合作的意识,通过在河流地貌不同部位为聚落选址来培养决策技能,通过分析太阳辐射纬度差异的地理表现来训练学生相互启发、善于从不同途径寻找证据探究太阳辐射导致的地表自然现象的纬度分异现象,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为最后归纳和理解全球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奠定基础。
  本文标题:《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39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394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1(必修)》编写说明(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