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概述-水污染及其治理

概述-水污染及其治理

时间:2014-07-17 18:3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七章 水污染及其治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水体的概念

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海洋等“地表贮水体”的总称。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水生生物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可以按“类型”区分,也可以按“区域”区分。按“类型”区分时,地表贮水体可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分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按区域划分的水体,是指某一具体的被水覆盖的地段,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是三个不同的水体。但按陆地水体类型划分,则它们同属于湖泊;又如长江、黄河、珠江,它们同为河流,而按区域划分,则分属于三个流域的三条水系。

在环境污染研究中,区分“水”与“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例如重金属污染物易于从水中转 移到底泥中(生成沉淀,或被吸附和螯合),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一般都不高,仅仅从水着眼,似乎未受到污染;但着眼于整个水体,则很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有些人把污染由水转向底泥称之为水的自净作用,但从整个水体来看,这种转移却可能使该水体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

二、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水,是由于太阳辐射使海洋和陆地水蒸发,水蒸汽在大气中凝结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来的。降落下来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大部分流入河流汇入海洋。在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大部分是海水,淡水所占的比例不到2.7%。而且淡水大部分以两极的冰盖、冰河和深度在750米以上的地下水的形式存在(表7-1)。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不到1%,仅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一部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降雨多集中于夏季。在那段时间里降水量使河流流量突然增加,以致水流急、历时短,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处于无法利用状态,而雨后流量又减少迅速。另外,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系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所以,水资源对我国是十分宝贵的,必须特别注意加以保护。保护水资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防止水污染。


  本文标题:概述-水污染及其治理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6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6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环境保护概论:治理(31)水污染(5)
欢迎你对概述-水污染及其治理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概述-水污染及其治理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