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环境污染的特征

环境污染的特征

时间:2010-01-29 03:2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特征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物相互之间,以及污染物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总和。从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具有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污染物浓度低、情况复杂等特点。而从环境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环境监测必须研究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并了解污染物的练合效应及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等特点,才能使环境监测有效地服务于“全面管理,综合防治”这个总方针。

一、环境污染与时间、空间、含量的关系

  在研究环境污染时,需要了解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它一方面取决于污染物的排出量和排放方式;另一方面取决于污染物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变化情况。此外,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阈浓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1.污染物的时间分布

  在大气污染中经常遇到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所造成的地面污染浓度可相差数倍或数十倍。这也是由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能力随气象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稀释取决于大气的运动状况,而大气的运动则由风和湍流来描述。因此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此外也受大气稳定度与温度层结、云量与辐射的昼夜变化,以及天气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气象变化在四季、昼夜均不相同,因此同一污染源因时间不同,污染浓度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大气中硫酸盐或二氧化硫浓度的年变化、月变化及日变化曲线。

  水体污染也同样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如受人为污染影响比较小的天然河流,在丰水期由于地面径流使地表污染物被冲入河流,水质比枯水期要差;受工业污染的河流,水质受排放源的影响可随时变化;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湖泊和浅塘在夏季因水温升高,藻类繁殖旺盛,由光合作用而产生氧,使溶解氧增加,水体的生物氧化加快,复氧和净化加强。

  为了掌握污染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在环境监测中提出了时间分辩率的概念,即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反映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了解燃煤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对人群的慢性毒害,需测量其日平均、月平均或某一时段的平均浓度;如了解二氧化硫的日变化规律,至少需测出24小时的逐时浓度;如为监测大气对人体的急性危害反应时,分辩率要求3分钟;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急性呼吸道刺激反应,分辩率要求10分钟。污染源排放的某些恶臭气体,因随风传输,在环境中变化很大,阈值又低,监测这类气体时,要求的分辩率及灵敏度更高。为此,已出现了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根据需要可设定采样周期连续监测,从而得到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污染物随大气和水流的运动而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地理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也不相同。

  大气污染中一个点源(如烟囱)或线源(如交通道路)排放的污染物,形成一个较小的污染气团,它能使地面污染浓度分布产生较大的变化。受影响的范围主要取决于污染气团扩散的具体过程,这种情况造成的是一个小尺度的空间污染,又称局地污染。大量的地面小污染源,如分散供热,供暖区的居民生活和商业炉灶或工业区的锅炉烟囱构成的面源,给一个城市或某一个地区造成的地面污染浓度,总的说来比较均匀,同时随气象条件的变化使污染区浓度的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这样的污染造成的是一个中尺度的空间污染,又称区域污染。
  本文标题:环境污染的特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2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环境污染的特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环境污染的特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