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时间:2010-01-29 03:2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环境经济学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才进行较多研究的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我国也还刚刚开始予以注意。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研究计划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离开国民经济计划,环境保护工作就失去了依据和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并使国民经济计划体现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样,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制定发展国民经济计划的时候,必须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统筹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必须作出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环境经济学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国民经济计划的目标结合起来

结合开展环境规划工作要科学地制定各地区长期和近期的环境保护目标,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通过综合平衡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一致起来。这样就为在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的同时,为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环境质量创造了条件。

在制定环境保护的目标时,不仅要有原则的要求,还应有数量指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措施。

2.要把环境保护的资金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在国民经济计划的总投资中环境保护费应占一定的比重。确定这个比例关系应将环境保护的需要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中来对待。既要使环境保护工作有必要的资金来源,又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环境保护费的比重是相当低的。今后如何根据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步提高环境保护费的比重,以及如何经济有效地使用这项资金,都需要从环境经济的角度作出回答,从而为把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3.要把环境保护所需要的物资、器材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建立必要的监测系统和环境工程设施。所需物资、器材和仪表等的科研、试制,生产都应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并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清除污染产业部门。从国外的情况看,这个部门的生产规模在日益扩大。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志之一。

4.在国民经济计划的指标体系和比例关系中要体现保护环境的要求

为了使国民经济计划体现保护环境的要求,不仅在编制计划的指导思想上,而且还应在指标体系和比例关系上具体体现。如林业计划在营林造林方面,不能只规定每年植树造林的株数和抚育更新的面积,还应规定森林覆盖率增长的速度。在林业生产方面,只有木材的采伐量是不够的,还要有木材的生长量。在采伐量与生长量的比例关系上要严格控制当地采伐量不能大于木材的生长量。同时还应有森林利用率的指标。这样就可以把森林资源的开采、利用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种植统一于国民经济计划之中。

我国的环境经济工作也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从计划的编制到实施,从内容到方法,都应根据保护环境的要求,提出改进的意见,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并迅速改变环境保护工作跟在生产后面被动地治理“三废”的局面,而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防止“三废”发生,把环境保护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从以治为主转向以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轨道上来。
  本文标题: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3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3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