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我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我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时间:2011-01-29 15:1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中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我国位于中纬度地区,加以海陆分布,大地貌的影响显著,所以地域分异现象十分复杂。大尺度的地域分异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大地貌分异。自然地带只有在广大低平地区或内陆平坦地区,在纬度地带性作用占优势时,才大致与纬线平行。在一些地区,地带分异往往与纬线成斜交方向,例如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等,既存在气温的南北差异,又存在湿度的东西更替,两者相互作用使地带的排列呈与纬线斜交方向。

自然地带的宽度在各地不相同,在地势急剧变化的地区,或从大陆性区域与海洋性区域接触处,地带的分布甚至可以发生间断或尖灭。例如,大陆中部温带草原地带与荒漠地带,在东北地区转变为海洋性森林地带处发生尖灭,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在西部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发生间断。

大高原、大山系和广大平原的地貌差异或是山地,高原和平原的组合差别,例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则是大地貌的分异单位。

我国地域分异的基本轮廓,一方面是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另方面是地貌变化引起的垂直分异。水平分异是第一性的,垂直分异是第二性的。

一、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

决定我国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它决定着气温的南北差异)、距海远近(引起气候湿润程度的差异)和地形。这三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三者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东部地势低平,自北而南,从寒温带经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直到赤道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温度基本上自北而南升高。季风的更替和地形的影响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

冬季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使各地气温普遍降低,等温线的分布基本呈东西方向,而且南北的气温梯度变化很大。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各地气温普遍升高。

在上述气温分布的背景上,由于地形或位置的影响,还出现一些全年或季节性的温暖中心和寒冷中心。例如,四川盆地是全年的相对温暖中心,云南高原冬季是季节性温暖中心,东北北部等地是冬季低温地区。

海陆位置关系基本上决定了我国降水量的分布,也决定了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的程度。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此外由于地形的影响,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气旋、锋面经常活动或停滞的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南岭山地、武夷山地、长白山地成为多雨中心,即与上述原因有关。

仅仅从气温或降水的多寡,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特征。同一温度带,由于水分状况的差异,可以形成森林,也可以出现沙漠。同样的降水量,由于温度的差异,可以形成沼泽,也可能出现冰川。对于了解地域分异规律来说,应从水热的对比状况,即水热状况的综合特征来加以分析,通常使用干燥度(K)来表示。

通常以干燥度为1.0的等值线来区分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K<1为湿润地区。K=1—1.5为半湿润区。这条等值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但此线以北的大兴安岭北段、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胶东半岛等地的干燥度也小于1。K<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植被为森林,土壤无石灰性,基本上没有盐渍化。年平均降水变率一般在20%以下,旱患较少。半湿润地区干燥度最高达1.5左右,植被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比较干旱的森林,土壤中有一部分石灰质积累,有些地方有盐渍作用,旱患频率较大。

K>1.5为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主要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K值在1.5—2之间,大致和干草原分布区相当。K>4为干旱地区,二者之间存在荒漠草原地带。

二、大地貌的分异特点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呈阶梯式分布。东部地势低平,水热条件所决定的自然地带自北而南表现出有规律的更替。第二级阶梯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因地势较高,距海较远,自然地带分布总的格局未受破坏,但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而且愈向西部,变异愈明显。青藏高原为最高一级阶梯,由于地势很高,自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与我国其他地区迥然不同,它虽然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与亚热带范围内,但呈现高寒荒漠、高山草原、高山草甸灌丛景观,它既不同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也不同于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性,而是在垂直高度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水平地带的影响。

众多的山地,因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山体的大小和形状、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形成类型繁多的山地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相互交错,增加了地域分异的复杂性。另方面,山地排列方向规律性明显,东西方向的山地大多构成我国气候上的明显分界,阴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等对南北运行的气流都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山地南北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华夏走向山脉对于季风的推移也有明显影响。我国东北、华北的自然地带呈东北—西南方向,与华夏走向山脉的配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总之,我国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相当复杂的。我国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分异并不是简单的温度分异的结果,非地带性等因素也是形成我国水平地带性分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非地带性因素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所起的作用不低于地带性因素,而且还影响了地带性条件的实际表现。


  本文标题:我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10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102.html
    顶一下
    (5)
    71.4%
    踩一下
    (2)
    28.6%
    -------
    欢迎你对我国地域分异的特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地域分异的特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