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

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

时间:2013-01-15 18: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地区内部差异

一、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从呼伦贝尔高原直至狼山以北,是一个天然草地十分广阔的高原牧区。

(一)高原地貌

根据地貌结构差异,划分三个二级地貌区。1)呼伦贝尔高原。位于最北端,在古夷平面上广泛覆盖着上更新统河湖相砂层,地面十分平坦,有“砂层平原”之称,海拔600—700米。海拉尔河、乌尔逊河等诸多河流在高原面上开拓出宽阔的河谷冲积平原,海拔在600米左右,最低至550米,是高原上最低一级地貌面。其上沼泽、湿地广布。突露于高原面之上的低山丘陵,分布于呼伦湖以西和海拉尔河以北,海拔800—900米,少数山峰超出1000米,由石英粗面岩、花岗岩等岩石组成。高原上的呼伦贝尔沙地分南、北两带。北带沿海拉尔河南岸分布;南带分布于甘珠尔庙至红花尔基一带。沙丘大多为灌丛或樟子松林所固定。2)锡林郭勒高原。它与乌兰察布高原的分界在集一二铁路以东。作为基础高原面的“戈壁剥蚀面”宽广平坦,海拔1000米左右,乌珠穆沁盆地中央低至800米。众多条河谷、干谷及湖盆镶嵌于高原面之中,构成现代侵蚀面。中、蒙国境线以南丘陵山地绵延,海拔1100—1400米,由花岗岩、变质岩等组成。第四纪玄武岩覆盖于阿巴嘎旗以北至国境附近以及达来诺尔-巴彦呼热诺尔一线以北的灰腾西里一带,由于河流分割形成平顶山或台地,海拔1200—1400米。台面上锥状火山丘星罗棋布(计有300多座)。灰腾西里以南至阴山北部丘陵,为东西延伸的浑善达克沙地,绵延200余千米,海拔自西向东由1100米升至1500米。近东西向的垅状沙丘、梁窝状沙丘高10—20米,绝大部分属固定、半固定类型。一系列大小浅平洼地与沙丘带、丛相间分布。3)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高原。地貌结构单调,高原面自阴山北麓向中、蒙国界呈阶状下降,故有“层伏高平原”之称,海拔900—1300米。嵌入高原面的河谷、干谷、湖盆、洼地,蒙古语称塔拉(平原之意),如赛汉塔拉。狼山北侧的倾斜高原面,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被宽浅洼地分隔成一系列漫岗和低丘。

(二)气温低,降水少

内蒙古高原区因纬度偏北,海拔又高,故其气温明显低于东部、南部平原与高原。稳定通过10℃积温大多在1800—2500℃,7月气温18—22℃。农业种植只宜于麦类等喜凉作物。天然牧场供给青饲草日数,由北而南,羊、马为150—190天;牛为130—170天。气温对畜体影响有两方面:其一,夏季凉爽,少酷暑天气,日最高气温高于30℃日数10—25天,对家畜采食有利。其二,最冷月气温-16℃至—28℃,在饲料充足情况下,一般适宜家畜生活。但高原北半部,日最低气温低于-30℃的严寒期20—50天,对牲畜越冬颇为不利。

由于山地阻滞海洋水汽,所以高原上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大多为150—350毫米,仅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东半部可种植旱作或精饲料。降雪、积雪对牧业生产影响较大。高原上积雪期120—150天,最大积雪深度10—40厘米。一方面,积雪是冬季放牧的供水来源,尤其是缺水草场,只有在积雪期方可放牧利用。另一方面,当草场积雪过深,形成深厚持久或冻结持久的雪盖时,家畜无法采食而酿成“白灾”;而草场积雪过少时,因无法放牧利用而出现“黑灾”。比较而言,锡林郭勒北半部和呼伦贝尔牧区,白灾频繁,平均每3年一遇,大白灾8—10年一遇;锡林郭勒南部和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牧区,则“黑灾”危害较重。

(三)农业自然资源

1.草地资源丰富。内蒙古高原天然草地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4.6亿多亩,以草原植被为主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牧区。各类草地中以高平原丘陵典型草原面积最大,约1.9亿亩,占草地总面积约40%;高平原荒漠草原约0.9亿亩,高平原丘陵台地草甸草原4200万亩;草原化荒漠约4400万亩。此外,隐域性植被低平地草甸6000余万亩,沙丘沙地植被4000万亩。草地生产力、牧草营养成分自东向西随干燥度增高而递变(表20-2)。

 

2.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高原上河网密度与径流量自东向西递减。海拉尔河及乌拉盖河水系河网较稠密,间距多在3—10千米,可满足放牧供水需要。呼伦湖水系和锡林河以西,河网稀疏,并全属中、小河流。以径流量而言,流经呼伦贝尔高原的额尔古纳-呼伦湖水系,年总径流70多亿立方米;流往乌珠穆沁盆地的乌拉盖河水系,年总径流量11多亿立方米。锡林郭勒南部的达来诺尔水系、查干诺尔水系及乌兰察布的塔布河、艾不盖河等,年总径流量均不足0.5亿立方米。高原上湖泊水资源亦由东向西渐趋贫乏。呼伦贝尔及锡林郭勒,是蒙新湖区的两个高原湖群。除呼伦湖、贝尔湖、达来诺尔、查干诺尔外,小湖星罗棋布,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有上百个。乌兰察布-巴彦诺尔高原湖泊稀少,无一大、中型湖泊。高原湖泊虽多为咸水湖,但雨季湖水普遍淡化。尤其沙区湖泊主要依靠潜水补给,并且多能通过地下径流排泄,水质较好。所以,上述湖泊多数可作夏秋季牧场牲畜饮水水源。地下水是高原上长年性供水水源。其分布趋势亦为东丰西贫。呼伦贝尔高原及锡林郭勒的乌珠穆沁盆地、浑善达克沙地,地下水蕴藏丰富,水质良好。浅层潜水分布于河谷平原、湖滨平原、古河道洼地及沙丘间洼地,埋深3—10米,易于开发提取。高原第三系、白垩系砂、砾岩含孔隙水,并具承压性。玄武岩中含裂隙水,但水量小,埋藏深,存在大面积缺水草场。乌兰察布-巴彦诺尔高原,一则因河、湖稀少,故河谷、湖滨平原浅层潜水不丰;二则组成高原的地层以不含水的泥岩为主,缺乏具供水价值的含水层。仅在古河道(如集-二铁路两侧)和山麓古洪积扇裙,存在面积较大的砂岩、砾岩含水层,孔隙水含量较丰。石质丘陵坡地基岩裂隙水之丰、贫,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锡林郭勒高原上的石质丘陵山地,基岩裂隙发育,风化带深厚,利于接受降水的直接补给,以裂隙潜水为主,水量以泉水流量较大。呼伦湖西岸、二连浩特东侧丘陵山地和苏尼特丘陵,花岗岩、变质岩裂隙水则较贫乏。

3.宜农土地资源丰富。呼伦贝尔东部黑钙土高平原,以及锡林郭勒东半部暗栗钙土或草甸土河谷平原及湖盆洼地中,蕴藏面积较大的宜农土地资源,可供种植农作物及饲料。
  本文标题: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