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东北地区区域特征

东北地区区域特征

时间:2011-01-29 15:0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一节  区域特征

一、冷湿性森林与草甸草原景观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东北地区自然景观形成因素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起主导作用,冬季严寒漫长,地表长期积雪,春季融化,湿润土壤。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的广泛分布,阻碍了地表水与土壤水的自由下渗,使得土壤潮湿。在地势比较低缓,排水不良地段,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十分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最主要特色。

东北地区,东、西、北三面虽有山地环峙,但因山体不高,还不足以根本改变现代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带性规律,但却不同程度地增强了气候的冷湿性,山地形成了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山地内侧的东北中部平原,湿润程度减低,形成了温带森林草原与草甸草原景观。

(一)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本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温暖、湿润而短促的夏季,有可靠的一年一熟的农业生长季和有效的降水量。气候特征的形成,除地理位置影响外,复杂的大气环流是它形成的直接原因。

冬季,本区位于蒙古高压的东部,冷气流常自北和西北方侵入,盛行西北风。太平洋沿岸常为东亚大槽,陆地上为高压脊。高空西北气流与地面的西北气流相结合,风力强劲,气候寒冷、干燥。只有气旋过境时,才能引起较大的天气变化。当低槽移近本区时,常有较盛的南来气流从东南的海面上侵入,形成多云多雪的阴湿天气。低槽过境后,接着就是高压脊的前部侵入,强盛的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推进,致使本区风向突转为西北,气温骤降,西部常出现风沙天气,有时出现雪暴现象。然后,高压系统全部占据本区,天气晴朗干燥、寒冷,风力微弱。这种槽、脊系统的转变,引起暖冷天气的更替,一次历时大约三、四天,形成冬季天气“三寒四温”的特征。由于冷空气经常侵入,导致本区冬季气温甚低,1月平均最低温都在-20℃以下。黑龙江畔的漠河,极端最低温达-52.3℃(1969年2月13日),是我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温记录。本区冬季长达半年以上,最北部可达8个月。地表积雪最厚可达50厘米。雪盖次年融化时,可补偿春季水分之不足。

春季,由于地表增温,蒙古高压势力减弱而向北引退。此时,低压系统自贝加尔湖移入,并在本区发展加强,形成强烈低压。低压前部常出现强大的西南气流,后部则有猛烈的西北气流入侵。因此,春季多大风,而且因地表干燥而多风沙天气。尤其在西部地区,风沙天气可占到全年的60%以上。特别是当低压移至黑龙江下游时,气压梯度出现南高北低的形势,平原地区多偏南大风。低压系统后部,常引起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天气,是本区晚霜的主要原因。

夏季,本区位于大陆低压的东北部,夏季风盛行,极锋已移到本区,这里成为南北气流交会地区,气旋活动远较其他区为多,降水丰富,是东北最湿热时期。同时,受冷涡、台风的影响,低压的加深,则可产生大雨或暴雨。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0—70%,其集中程度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长白山地东南侧,鸭绿江流域一带,夏季降水量可达500~700毫米,西部大兴安岭山地只有400毫米左右。本区夏季短促,气温较高的东南部,也只有30~55天,而大兴安岭北部却无夏。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平原南部高达24℃,而大兴安岭北部却不足18℃。但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高温能达到350℃以上。

秋季,贝加尔湖低压系统虽可入侵,但发展机会不如春季多,大气演变也不如春季显著。但副高在高空停滞机会较多,可形成持续数日之久的晴暖天气,风速也较春季为小。在佳木斯、哈尔滨、长岭一带,春秋两季气温大致相等,其东南部,由于春季地表积雪消融等原因,秋温高于春温,西北部则与此相反。各地秋季短促,大多不到两个月。

总起来说,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为400—700毫米,长白山地东南侧,如集安附近,可以达到1000毫米,西部通榆附近,少到400毫米以下。东部降水集中在5—9月,西部则集中在6—8月。本区年降水变率不大,约在20%,和长江流域相似。降水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少数地区,稍嫌不足,如遇冬季少雪年份,加上春季风大,蒸发强烈,平原西部会出现严重春旱。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夏温不高,但与同纬地区比较,冬季气温很低,夏季气温较高,因此,东北气温年较差很大,居世界同纬地区之冠。

(二)广阔的森林和草甸草原

本区的植被就其种属来说,不如我国南方各区丰富。维管束植物约有2670种。特有种不显著,树木种类不多。但东北地区却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植物种类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据统计,如以长白山地的植物为100,则东北平原相当于49,大兴安岭只相当于45,均不及长白山地的一半。此种现象与现代植物生长环境愈向西北愈趋严酷有关。

就亚欧大陆而言,本区植被具有一定的过渡特征。它是亚欧大陆温带草原的最东端,寒温带针叶林的最南端,暖温带夏绿林的最北缘。这些植被类型交汇于此,组成成分相互渗透。同时,因受强大的冬季风影响,这些反映地带性的植被,都有向南偏移趋势。与同纬度的同类型植被相比,草原带约偏南3°,针叶林带偏南约3.5°,针阔叶混交林带偏南约2.5°。

本区植被按区系组成,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达乌里区系、长白区系和蒙古区系。它们分别和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相适应。达乌里区系植被,以兴安落叶松为代表,植物多为耐寒性的,如兴安落叶松、杜香(Ledum Palustre var.angustum)越桔(Vaccinium vilia mandaea)等。长白区系植被,以红松阔叶林为代表,多为喜湿性的植物。如红松、糠椴(Tilia mandshurica)、胡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等。蒙古区系植被主要是草原,多耐干旱的植物种、如冷蒿(Artemisia frigida)、针茅(StiPa)、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等。本区的植物,有耐干的,也有喜湿的;有耐寒的,也有温暖亚热带的。这些现象与植被发展历史有关。第四纪冰期时,欧洲植物受到冰期气候影响,迫使其植物由寒冷的北部向南部退缩。当时亚洲的气候较欧洲温暖,欧洲植物也向东迁移,经西伯利亚到达我国。与此同时,西伯利亚极地植物也随之而来,我国境内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发生了变化,它们的组成中出现了针叶树,形成了混交林。间冰期,气候转暖,欧洲、西伯利亚系统的植物向北向西回流,大部分退出东北,一部分则适应本地环境而保留下来。同时,间冰期的气候远较欧洲暖和,又导致我国南方植物向东北推进。这样,经过冰期与间冰期的几次反复便形成了今日植被面貌。东北平原区,由于蒙古干旱风影响,蒙古区系的植物亦随之而来。于是东北地区便成为达乌里、长白和蒙古区系的植物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区域。在现阶段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东北植被的区域分异也相当明显。山地成为森林植被,平原出现森林草原和草原植被。
  本文标题:东北地区区域特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99.html

顶一下
(5)
20%
踩一下
(20)
80%
-------
欢迎你对东北地区区域特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东北地区区域特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