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经济地理 > 《我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我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时间:2010-01-29 02: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新世纪迤降,纪元晋双千,地理学发展迈入多元多维结构的全息化时代。向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既表征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意义重大,又展示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强大生命力。

  若把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 15与16世纪之交航海引起的地理大发现,视为地理研究空间的大拓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激发了推动力,从而导致近代地理学的萌发,那么500年后的今天,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历史时期,航天地理学应运而生,“人地关系”将进一步演变为“人宇关系”,可以预见21世纪中期,将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效应。人类的“天地生人巨系统”观会赋予地理科学研究全新的内涵,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或是深度,都将推动地理科学产生巨大的变革,不过人地关系仍将是研究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和地域分异系统为基本宗旨。作为世界上最高智能动物群体的人类,从其诞生之时,就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繁衍与发展既受人类社会形态与结构的支配,也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有的学者把地理演化史分为天文时期、地文时期和人文时期,而人文地理学则是研究人文时期的人地系统,亦即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形成、演化、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论(man-lnature relationship)作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在古典地理著作中便有所论述。《山海经》、《尚书·禹贡》是先秦时期我国古典地理学发韧期的杰出代表作。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中,对人地关系先后产生了早期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以及因地制宜等不同流派。尽管后来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乃至唐代刘禹锡主张人地相关论等,对人文地理学发展都有重要贡献。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从而阻碍了人文地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近代科学。

  近代人文地理学萌生源于西方国家。德国地理学大师李特尔(Karl Ritter)堪称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者,他最早阐述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统一性。主张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应从观察出发,而不能从观念和假设出发,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布满人的地表空间,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他在《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1822~1859)这一著作中,探讨了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嗣后,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定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主张由于有人类因素,地理环境控制是有限的,并把位置、空间和界限作为支配人类分布和迁移的三组地理因素。其代表作《人类地理学》(1882,1891)、《政治地理学》(1897)、《生存空间:生物地理学》(1901)、《民族学》(1885,1886,1888)、《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1901,1902)等,对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所有对人文地理有贡献者中最伟大的一位”。

  19世纪后半期德、英、法、美、俄等国学者在阐述人地关系时,先后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mental determinism)——以 F.拉采尔、 E.森普尔(Ellen ChurchillSemple)、E.亨丁顿(Ellsworth Huntington)为代表;“二元论”(dualism)——以O.佩舍尔(Oscar Peschel)、F.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和 A.彭克(AlbrechtPenck)为代表;“或然论”(possibilism)——以 P.维达尔·白兰士(Paul Vidal delaBlache)、白吕纳(Jean Brunhes)和G.弗勒(Herbert G.Fleur)为代表;“适应论”(adaptab-lism)——以 P.罗士培(Percy Maude Roxby)为代表;“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theory)——以 O.施吕特尔(Otto Schluter)、 S.帕萨尔格(Siegfried Passarge)和 C.索尔(Carl Owtwin Sauer)为代表;“协调论”(adjustablism)又称“和谐论”(harmony)——以 B.A.阿努钦、 M.怀斯(Michael John Wise)为代表。这些学术流派先后传播到中国,对近代人文地理学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标题:《我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8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8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