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育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教育学 > 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内容(4)

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内容(4)

时间:2010-01-29 00:2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地理教材的编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学习地理是以掌握地理知识为主。因此地理教材的概念、规律、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根据这一点,从整体到部份,从一般到个别,如初中地理从宇宙、地球知识、地图知识逐渐到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不断丰富具体内容。从学生把地理教材知识转化为自已知识结构的过程来看,经历一个从一般的宏观分析开始到逐渐深入的、精确的、微观分析过程。因此,在地理教材编排中从整体和一般概念入手,往往可为学生理解和记忆提供支撑点,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固定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不断深入学习。

  (3)地理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统的地理教材编排很少考虑适于学生自学,使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材”,而不是教与学之“材”。学生一般只能是在教师讲授后才作复习,而不是真正的成为新知识的来源,不能把教材中的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更谈不上有兴趣去阅读。这样的教材迫使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形成满堂灌的教法,事倍功半。所以在编排地理教材时,应把心理学原则及地理教学法原理寓教材之中,考虑地理教材应缩小步子,做到前面知识启发后面知识,后者运用和复习前面知识,即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铺垫,让学生通过阅读地理课文、地图及各类图表等,独立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三)地理教材的编排形式

  地理教材的编排形式,实质就是教材的组织方式,主要指地理教材内的逻辑关系以及呈现知识的方式。

  我国初中地理长期采用地球、地图、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到世界地理,由近及远。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90年代新编初中地理教材除作为基础的地球与地图知识外,多数版本采用先世界地理再中国地理,最后本省、乡土地理。这种组织编排方式采用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整体到部份,注意逻辑关系。

  此外,地理学科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学年学习中还有间断,如初中三年级、高中一年级或高中二年级没有设置地理课程。高中三年级仅文科班设置地理课程。根据地理各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并按学生心理成熟水平,采用同心圆的编排形式,是指把教材内容以低年级为基础,逐渐扩大范围与深度。高年级地理课程在扩大范围与深度的同时,再现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不仅得到复习,而且也较容易地向新内容过渡,不仅符合地理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同时适应地理课程年级安排中存在的间隙,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逐渐成熟的特点。

  四、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一)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特点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确定的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地理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它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理科学发展水平及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因此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并不断发展。但这种变化不是瞬间的,与现实发展比较,总有滞后的特点:与地理科学发展相比,也是相对稳定的。

  (二)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

  1、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结构

  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有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包括初中及高中各年级地理课使用的大纲,其中包括初中一年级中国地理,初中二年级世界地理,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课)及高中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大纲由“说明”和“本文”两部份组成,大纲的“说明”主要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个部份。

  大纲“说明”部份关于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有关国情、国策教育,以及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结合乡土地理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本文标题: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内容(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yuxue/29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yuxue/2956.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内容(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内容(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