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 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

时间:2010-05-13 07:14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来看,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形式,即教材内容在学科体系方面的组织形式,在地理认知过程方面的组织形式,以及在表述形式方面的组织形式。

初中地理教材在学科体系方面的组织形式是通过教科书来表现的,主要包括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部分内容,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分为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通论知识、世界区域地理和主要国家地理、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中国地理总论、中国区域地理几部分。教材中选择了大量与人地关系有关的教学内容,阐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关于印度,并不按照地形、气候、物产、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内容进行简单排列,而是突出介绍了印度人地关系方面的几个特点:世界文明古国、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主要城市,即把热带季风气候、地形条件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把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过快结合起来,把矿产的分布和工业区的布局结合起来。

义务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重视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逻辑顺序,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相统一,使地理教材既讲授了学生必需的学科知识,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章中“中国的人口”一节,安排了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柱状图;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柱状图;中国的人口密度图;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示意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示意图;晚婚五年使一百年可少生一代人示意图等7幅地理图表;安排了两个“读一读”栏目,第一个“读一读”主要将中国人口现状和世界人口状况作一形象化的比较,第二个“读一读”简单介绍了我国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显著成绩;安排了一个“做一做”,要求学生根据人口资料算出各地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北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而旧教材“中国的人口”的内容只有一幅中国人口分布图,其余是对我国人口状况的文字叙述。对比新旧教材中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义务教材的表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有如下优势:

1.改变了从概念到概念的表述方式从各种图表、示意图及地理事实材料等感性材料入手,注重让学生自已经过观察、分析、思考获得知识;

2.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读图技能和观察力、想象力、地理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注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引进,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中旧教材没有引入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内容。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如何去解决,学生并不清楚。因此,对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地理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而义务教育注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如何去看待一些问题,自己应如何去做。从整体来看,初中地理教材基于初中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爱好广泛的身心特点,教材内容和文字生动有趣,形式活泼,引入了大量的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漫画和生动的地理事实材料,安排了“读图”、“想一想”、“做一做”等小栏目,使学生对学习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在眼、手、脑的积极参与中使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学到知识,增长能力。

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认知过程,都是通过教材的图像和文字来表述的。图像和文字在教材中穿插进行,发挥不同的作用。地图、示意图等各种图像的知识和技能是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部分。同时,各种图像中包含的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整个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近、由低到高的过程,并贯穿始终。不容忽视的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空白的图表(如教科书中练习、填充图册等),要求学生填绘,或按一定要求完成练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填绘图表技能,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地图表象。对这些图像,教师要充分引起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选择、补充,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教材文字部分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课文主体内容、“读图”、“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栏目,选学课文、每章节后的练习、章后所附资料等。地理学科内容主要是通过课文主体表述出来的。小栏目等其它部分的表述形式也包含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但是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考虑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读图”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地图能力的训练,如在图上找出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读图分析、计算简单的问题等等,如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图上确认世界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了解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同时使学生应用前面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初步学会阅读有关降水量的分布图的方法。又如,讲到印度的农业,通过阅读、对照“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使学生初步学会读图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读图”的要求,在初中低年级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随着学生运用地图能力的不断提高,要由学生独立完成。

“想一想”主要是将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自然环境、资源和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培养。例如,讲到降水的季节变化时,提问:“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那个季节多雨?那个季节少雨?”学生回答后,问“为什么呢?”;讲到大气降水,提问:“在阴冷潮湿的天气里,把湿衣服晾在外面,为什么不容易干?”;讲到气候的影响因素,问“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港却封冻了,为什么?”启发学生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如讲到土地资源的分布,提问:“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什么地区?”,通过学生读图分析和回忆得出结论,使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于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做一做”、章节后的练习等内容要求学生动脑、动手独立完成,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是知识的再现、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过程,以完成大纲在地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其表现形式,或以习题形式出现,或为地理活动内容。如讲到比例尺,“做一做”要求学生“在北京市地图上,利用直线比例尺,量算北京与天津的直线距离”;讲到风向,要求学生用竹杆系上纸条,根据纸条的飘动来辨别风向。

“读一读”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获得感性知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到印度,介绍印度的风俗;讲到南极洲,介绍南极的垃圾如何处理等。有的“读一读”的内容与教材的重点内容相联系,如讲到世界的人口,设“读一读”,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cai/1321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cai/13212.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