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业(16)

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业(16)

时间:2013-03-02 07: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不高,在一些地方形成了“栽的多,活的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而且也挫伤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第四,森林质量不高。陕西黄土高原森林绝大部分属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现有森林平均每亩蓄
积量仅2.19立方米,低于全省3.20立方/亩的平均水平,和林业发达的其它地区比较,差距更大,说
明森林质量不高。
   第五,科学经营,科学管理水平低。陕西黄土高原各地、市、县虽然都设有林业局、林业站、国
营林场等,但工作一般靠行政办法来推动,缺乏科学营林,科学管理,因此,工作中的生产技术问题
都较突出,生产的盲目性也很大。
   (3)牧业
   陕西黄土高原牧业在全区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次于种植业和林业而居第三位,但宜牧土地面
积广大,加之自然条件又宜于牧草生长,畜牧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牧业
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现在和将来,陕西黄土高原都将作为陕西省主要的牧业生产基地来建设。
   牧业产值及近年来的变化特点在农业内部部门结构特点中已作过详细分析,表11.16,是1985年
陕西黄土高原及内部各地区主要畜种年未存栏数和主要畜产品产量的现状。由表11.16可以看出陕西
黄土高原地区牧业生产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有一定发展,但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在全省占有一定比重,但尚有
许多指标比重偏低,资源优势未发挥出来。和1949年相比,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大牲畜,猪和羊年末存
栏数分别增长111.2%、619%和149%,而全省1985年较1949年平均分别增长71.6%,962%和267.6%。
可以看出,除了大牲畜存栏数增长速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数外,羊和猪都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85
年,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大牲畜,羊的存栏数及出栏肉羊数,羊毛产量都在全省占有较大比例,而猪,
禽的存拦数和其它产品指标在全省所占指标明显偏低。这也反映出陕西黄土高原牧业是以大家畜、羊
只饲养及其产品生产占优势的。
   第二,大牲畜中,从绝对数量来看,牛的比重最大,占46.0%。但在全省无优势,而驴在地区占
第二位,比重为37.2%,但却占全省的79%,优势明显。从大牲畜分布上看,牛以南部地区较为集中,
大致以延安为界,其以南地区,牛的存栏数占陕西黄土高原总数的65.6%;而驴则相反,延安以北最
为集中,存栏数占全区总数的88.9%。马和骡子则主要集中在榆林地区北六县,其存栏数分别占全区
总数的50.3%和51.3% 。
   第三,羊的生产无论从存栏数和产品量上看,在陕西黄土高原和全省牧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
存栏数、产肉量和产毛量分别占全省的61%,34.1%和90%。而生猪、家禽的存栏数和其产品量在全
省所占比重都在15%以下,明显偏低。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从资源条件看,牧业生产的潜力悬很大的,但在全省的产业优势却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迫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量剧增的压力,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贯彻因地
制宜,按资源特点发展各产业部门的原则,而是执行单一经济,重粮轻牧,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生产
中,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所占比重都较低。本身限制了畜牧业发展。牧业内部,又是各地区一
刀切,片面强调以猪为首,轻视草食动物的发展,致使农牧争地,人畜争粮,畜牧业本身结构失调。
表现为生猪生产上不去,大家畜和羊只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次,牲畜出栏率和生产率低,经济效
益不高。1985年陕西黄土高原区猪、牛、羊平均出栏率分别只有49%、3%和24%。平均单只胴体重量
  本文标题: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业(1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1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18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黄土高原志:黄土高原农业(1)
欢迎你对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业(1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业(1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