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

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

时间:2013-03-02 22:0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陕西黄土高原的地下水贫乏。据计算,亿立方米,其分布规律是南部多,北部少,矿化度小于2
克/升的地下水资源为73.57盆地多,山原区少。关中盆地的地下水丰富,地下水资源量为46~88亿立
方米,地下径流模数为11.00~33.07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及洪积扇区,可
开采量为25.14亿立方米,可开采模数为8.64~39.33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陕北地下水资源主要分
布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沙草滩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7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6.47亿立方米,地
下水可开采模数为3.76~6.43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广大的黄土区和丘陵山区地下水最为贫乏,
一般无开采价值。黄土丘陵沟壑区地下水径流模数只有1.5~2.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黄土低山
丘陵区地下水径流模数为2.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下水径流模数为4.5万立方
米/年·平方公里。黄土丘陵沟壑区及低山丘陵区,地下水以泉水的形式出露,泉水流量小。黄土高
原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开采困难。
   一、地下水补给
   陕西黄土高原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在局部地方还有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人工补
给等。补给量的多少与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降水补给遍及高原各地,有自南向北减少的分布特征。由于地形的影响,山区虽然降水多、蒸发
量少,而山区地面坡度大、土层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却很少;平原区地面平坦、土层深厚,
降水入渗补给的水量比山区丰富得多。所以,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区得到降水的补给量多,其次是原
区,而黄土丘陵区最少。
   地表水补给包括河流、渠道、湖库中水的补给。山区河流进入平原后,地表水可大量渗入地下补
给地下水。平原区可得到河流的侧向补给,使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汛期河水位上涨。可得到较多的
补给水量。地下水由高处向低处,由河谷上游流动。因此低处或下游地区,可以得到高处或上游地区
地下水的补给。陕西黄土高原上低山丘陵的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可顺山体向南北两侧流动,补给黄
土区的地下水。流向北侧的地下水,沿着向西北倾斜的岩层层面,继续深入转化成深层承压水的补给
水源。黄土层中的孔隙、裂隙水的渗入,可以成为下覆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水源。地下水的补给可用入
渗系数来表示。延安以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面切割破碎梁峁沟谷发育,坡陡沟深,降水集中目.多
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入渗系数只有0.03~0.04;延安以南的子午岭、黄龙山区,植被较好,蒸发强
烈,入渗系数0.05;黄土原区,地面平坦,黄土的孔隙、裂隙及孔洞是黄土储水导水空间,入渗系数
可达0.05~0.10。
   黄土高原地下水储存状态与岩层有关,可分为三个含水岩类。
   (1)松散覆盖层孔隙水或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类:分布在关中及陕北广大地区,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堆
积层及局部地区成岩作用差的或松散的第三系地层所组成。地下水主要在非黄土类土的孔隙及黄土类
土的裂隙或孔洞间运动,其特点是含水性的均一性规律较强。
   (2)层状基岩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类:主要出露于陕北的黄龙山、老爷岭等地,并埋伏于黄土原、
梁、峁的下面。地下水主要沿裂隙及孔隙运动,其特点是具有相对成层性,受褶皱构造的明显控制,
并随裂隙发育的不同程度而很不均一。
   (3)岩溶水含水岩类:分布于陕北南部低山丘陵地带,包括碳酸盐沉积岩及其变质岩(大理岩)和碳
酸盐岩层厚度大于50%以上的地层,其特点是地下水主要沿岩溶管道运动,受岩溶发育程度控制,故
  本文标题: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21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211.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