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我国地质地震灾害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我国地质地震灾害 > 救灾技术

救灾技术

时间:2014-10-11 17:4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救灾技术

震后救灾应抓好三个环节,即紧急抢救、安定生活与恢复重建。紧急抢救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努力的方向是在保证高效的前提下降低损耗。为此,除应研究各种救灾技术与硬件外,特别重要的是系统化的决策指挥网络与有关技术,如行动路线的设计与各种因素的协调,实施救灾的技术途径,救灾的重点与次序等。比如救人与防止严重次生灾害是第一位的。尽快逆转灾害的发展过程,努力在救灾过程中实现效果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多种因素的支持,也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比如信息、人员、环境、物质、技术等。震害的调查与评估也许是可以暂缓一时的工作,但在报灾途径不畅、信息不明的情况下,震害快速评估对于救灾便显得很重要了。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生命线系统工程的抢修似乎也不是最急的事,但它们对于救灾行为的支持与保证,或对于救灾效率的提高却也是必不可少的,且还影响到灾民与救援队的生活,故也应在指挥预备与救灾指挥中给予它们应有的重要地位。

关于救灾的技术内容很丰富,但限于篇幅,只能简述。历次抗震救灾经验表明,进入灾区的抢救队伍需配备挖掘与探测被压埋人员的工具、仪器与装备,这是争取时间的关键。紧急救灾阶段需统一指挥调度,不论是抢险排险、救人与物、指导群众安全避震,还是其他各项紧急救灾任务,都要在自然—人—社会—经济总效益目标下统一与协调起来。灾民的医疗与生活安置其实与救灾的其他紧急任务是不可分割的。从地震废墟中挖出的重伤员,若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可能最终等于未被挖出;处在余震或次生灾害威胁中的灾民若不能迅速脱离险境,在主震后新造成的伤亡可能比救灾队伍费尽心力救活的人员还要多得多;到达避难场地的灾民若缺乏衣、食、住与防次生灾害的条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伤亡与损失,1975年海城地震与国内外许多其他的大震后,都有因防震棚失火、冻灾、饥饿、疾病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大量减员。其他如震情监测以防止继发的大震或强余震的破坏;及时地处理灾害现场与进行卫生防疫以防止瘟疫流行,还有许多其他的救灾工作,虽有相对的轻重缓急,却没有不重要的任务,也不能在事先规定哪件事情就一定该放在后面去做。对某次紧急救灾而言,如何安排救灾秩序,协调救灾过程中的行为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救灾时的环境条件、救援目标以及救灾的主体行为因素不但非常复杂,且也是随时变化。救灾任务的繁杂、行为与效益机制的复杂关系、网络物流的多向、灾区内外各因素的交互影响,决定了救灾因素与行为系统控制的特别重要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救灾指挥预备、救灾过程设计与决策的技术方法对救灾优化的作用高于其他的救灾技术。待到最紧急的救灾任务基本完成后,可逐渐地实现灾民的安定生活、学校的复课、机关的办公恢复以及工业、商业、集贸与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化等。此阶段的初期首先应在妥善安排灾区人民生活的基础上抓紧做好为恢复生产所必须的震害修复。特别是土地资源、城市环境、生命线系统功能的恢复及建筑物可用性(抗震鉴定)的紧急评估、危险建筑的拆除(应防止盲目拆除)、轻度损坏建筑的修复加固和其他必需的生活、生产资料的保证等。这一阶段的后期将转为重建工作,在区域与时间上要保证重点;在规划设计上应较好地满足今后抗震防灾的要求;在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或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就地取材,并区别不同的目标,尽量做到节约资源、有利发展,保留地方的或民族的特色。要一次规划,全面安排,分期实施,并严格控制城镇的易地重建,对需要搬迁的城镇,从工程地质、地震危险性、城市建设条件、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民族等多因素作出科学论证后再慎重决定。

以前地震现场救灾以手工作业为主(赤手或用很简单的工具),如今已研制成了一批地震救灾仪器设备。如个人自救救援装置、微声探测定位装置、红外生命探测仪、微型顶升设备、新型镁质活动房等。救灾技术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救灾效率,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使硬件品种配套,并大力加强救灾软科学的研究。


  本文标题:救灾技术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ai/104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ai/1044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我国地质地震灾害:救灾技术(1)
    欢迎你对救灾技术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救灾技术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