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杂谈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地理杂谈 > 解析历史上的经典双台风

解析历史上的经典双台风

时间:2013-01-05 09: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近一个世纪前,时任日本气象厅台长的藤原博士,花费近10年的时间,进行了一系列水工试验。他发现当两个水漩涡接近时,其运动轨迹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大气中依然适用。

  台风就是海洋上庞大的大气漩涡,在两个台风同时出现时,会互相影响,相互牵绊着前行。藤原发现的理论恰巧可以运用在台风中。因此,这种双台风效应也被称作藤原效应。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告诉记者,当两个台风距离大于1800公里时,并不会直接影响。就好比蝴蝶效应一样,台风自身的旋转对整个风场产生干扰,从而相互影响。当两个台风距离1500公里以内,两者产生直接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双台风会沿着台风中心连线中点逆时针旋转。

  不过,这些相互影响比起大气环流对台风的引导,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张玲打了个比方,双台风就好比两个在人流中的人相互拉扯,无论他们的力量、距离如何变化,他俩的大方向还是跟着人流前进,只在微观上受到对方影响。

  通过实践,气象学家发现双台风效应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是其中一台风完全支配另一个的移动方向,或两个台风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或一个吞并另一个,也可能两个台风不发生双台风效应。记者在张玲的帮助下,找到一些双台风相互影响的经典案例。

  互旋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依然让台湾居民记忆犹新。在“莫拉克”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罹难人数约380人。截至当年8月25日18时,全台湾在此次风灾中的遇难死亡人数461人,失踪192人。

  然而在莫拉克靠近台湾之时,2009年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于8月5日6时20分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它的路径异常复杂。在“光临”了广东之后,继续向西移动,进入北部湾以后,又绕海南西部沿海盘旋几乎将近一圈,才依依不舍地减弱消失。

  与“莫拉克”的“汹涌”相比,“天鹅”登陆前后“举止优雅”。在登陆广东之后,盘桓在粤西停留48小时才进入北部湾;正是由于在这里获得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又在此停留,带来延绵降水。

  为何“天鹅”忽然西行?除了大气环流的引导,双台风效应也发挥了作用。张玲说,这是一种双台风典型的互旋效应。就好像两个人手拉着手,以手为圆心,逆时针转圈一样。

  “莫拉克”是两个台风中位置偏东的一个,受到大气环流等大背景的影响以及“天鹅”逆时针旋转的作用力,产生向西北方向的合力,从而转向移动。同时,“天鹅”这个偏西的台风,受到的引导气流则为西偏南方向转偏东方向。这样看起来,“天鹅”和“莫拉克”就有围绕中线点连线相互旋转的趋势。

  强吞弱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弱的台风就有可能被强大的台风吞并。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60米/秒,堪称登陆中国的台风之王。

  在“桑美”形成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还有两个热带气旋“玛利亚”和“宝霞”。因为他们互相间隔仅1000公里左右,极有可能发生双台风效应。

  通常来说,较强的台风有可能让距离较近的弱台风发生大转向且强度减弱。但当时,才出生的“桑美”所处的大气环境很好,海温与大气环流的配合恰到好处,使它茁壮成长,不受限于强大的“玛利亚”而减弱,直到后期“玛利亚”远离。逐渐强壮的“桑美”却限制了“宝霞”,“宝霞”在“桑美”的影响下转向西南偏西方向靠近台湾。

  不幸的是,“宝霞”受到“桑美”限制,显得“营养不良”,自身力量偏弱,在登陆后,减弱非常迅速。此时“宝霞”与“桑美”相隔不过1000公里,“宝霞”的残余云系在“桑美”的旋转下,被卷走。两者逐步形成了一个环流,“宝霞”被“吃”掉了。

  不过张玲认为,“吃”是媒体非常吸引眼球的说法。毕竟,吞并发生在“宝霞”逐步减弱消失的过程中。

  在张玲的记忆中,吞并的案例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吞并是有可能的。从能量的角度上说,在1000公里这种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同时存在两个强台风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台风一强一弱,强者就很有可能把弱者卷进自身的环流中。”

  复杂路径

  1991年第19号台风“纳德”是台风中的一朵奇葩。其路径飘忽不定,包括4次大转弯、2次增强,并在17天内2次登陆我国。

  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后,“纳德”一路向西进入南海,却又突然掉头驶回太平洋,然后折返直奔台湾。在台湾南部登陆后,它继续朝着广东和福建交界处逼近,在靠近沿海时转而南下,驰骋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又沿着近乎原路的路径返回,最终登陆汕头附近,后因地形因素逐渐消散。

  路径复杂,与双台风效应密切有关,“纳德”曾先后受到两个热带气旋的影响。在生成之初,由于受到位于东边的热带风暴“路加”的强大外围环流影响,加上太靠近陆地,“纳德”的增强十分缓慢。在“路加”远离后,由于环流形势调整,引导气流发生变化,已经进入南海的“纳德”再次转向进入吕宋海峡。其后,它在台湾南端的恒春半岛登陆,并迅速减弱。造成其减弱的主因除了台湾的高山外,还有当时位于“纳德”东南方的台风“梅莉”。“梅莉”逐渐接近,其外围环流风场不一致,使得摩擦增强。正是由于“梅莉”的牵引及高压的南下,“纳德”90°掉头,开始了向南行进的路线。看起来这两个台风互相排斥而渐行渐远。

  说到互斥,张玲认为,有种情况也会导致台风看起来是互斥的。即藤原效应结束后的两个台风,东边的台风由于距离副高很近,在副高西侧偏南气流引导下快速向偏北方向移去,而西台风由于离副高较远,引导气流弱,移速较慢,或转受其他系统影响开始走自己的路,从云图上看起来就像是两个台风分开了一样,例如2011年的台风“海马”和台风“米雷”。
  本文标题:解析历史上的经典双台风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atan/4367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atan/4367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杂谈:双台风(1)
欢迎你对解析历史上的经典双台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解析历史上的经典双台风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