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7)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7)

时间:2012-10-26 11:2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1163河流的侵蚀作用  当河流的流速、流量增大或含沙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河流就产生侵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表现为下蚀和旁蚀两种,下蚀是指河流及其挟带的沙砾等对河谷底部冲刷与腐蚀,使河谷加深。下蚀的强度决定于水流的流量、流速、挟带砂砾的数量和硬度、组成谷底岩石的岩性等。下蚀的深度取决于该河的侵蚀基准面,即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面(干流一般以海面为标准,支流以注入干流河口处水面的高度为标准)。旁蚀又称侧蚀,是流水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岸坡后退,谷地展宽。下蚀与旁蚀总是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段表现的强度不等而已。

1164下蚀  见河流的侵蚀作用

1165旁蚀  见河流的侵蚀作用

1166溯源侵蚀  指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向河源方向逐渐推进。这种侵蚀作用一方面使河谷向分水岭推进而伸长,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河谷纵剖面上陡坎的后退,不断加深河谷,并逐渐减缓河谷纵剖面的起伏。

1167 侵蚀沟  为线形伸展的槽形凹地。是暂时性流水形成的侵蚀地貌,主要发育在半干旱气候带的松散沉积层上,在植被稀疏的缓坡地区,侵蚀沟可以发展得很快,使地形遭受强烈的分割,蚕食耕地,破坏道路,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侵蚀沟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细沟阶段;水流在斜坡上由片流逐渐汇集成细小的股流,在地表形成大致平行的细沟(宽0.5米,深0.1~0.4米,长数米)。由细沟进一步下切加深形成了切沟;切沟已有了明显的沟缘,沟口形成小陡坎,宽和深可达1~2米。切沟再进一步下蚀,形成了冲沟;冲沟的沟头有了明显的陡坎,沟边经常发生崩塌、滑坡、使沟槽不断加宽,冲沟深约几米至几十米,长约几百米,冲沟在我国的黄土高原特别发育。冲沟进一步发展,沟坡由崩塌逐渐变得平缓,沟底填充碎屑物,形成宽而浅的干谷称为拗谷。

1168冲沟  见侵蚀沟

1169侵蚀谷  在松散层覆盖的地区,河流下切,揭露地下水之后,在线状径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河谷。一般径流沿地形的原始地面发育而成谷地。而在山区,侵蚀谷的发育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而发育成构造谷。

1170构造谷  发育受构造及岩性控制的河谷,其表现为河谷与构造线的方向一致。

构造谷分为两类;一类是河谷沿着原始的构造凹地发育,如向斜谷、地堑谷。另一种是沿着构造软弱地带侵蚀成河谷,这种构造谷又称为适应性构造谷,如断层谷、背斜谷、单斜谷等。

1171断层谷  沿断层线发育的谷地叫断层谷。由于断层所在部位常常是岩层的破碎带,因此河流就在这种软弱地带发育成断层谷。河谷两侧的地形,一岸显得高陡,另一岸则较低缓。河谷在平面上也比较顺直。有时,成组的断层控制了水系的发育,比如交叉的断层常使河流发生肘状转弯。如北京西山军庄附近。

 

1172河谷  由河流长期侵蚀切割与堆积作用所形成的槽形凹地称为河谷。河谷的形态要素包括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河床指平水期河水占据的谷底,也称河槽。河漫滩是经常被洪水淹没的谷底部分。谷坡是河谷两侧因河流侵蚀而形成的岸坡。古老的谷坡上常发育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阶地是被抬升的古老的河谷谷底。谷坡与谷底的交界称为坡麓,谷坡与山坡交界的转折处称为谷缘。

山区的河流坡度大,水流急,河流侵蚀以下蚀为主,谷底逐渐形成深而狭的峡谷。平原地区的河流则以旁蚀为主,形成宽而浅的河漫滩河谷。

1173“V”形河谷  山区河谷中表现最为明显。河流切入基岩,河谷横陪面呈“V”形,两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急,沿河多急流、瀑布,侵蚀作用以下蚀为主。

按照形态又可分为隘谷、障谷和峡谷。隘谷的谷坡陡峭或近于垂直,河谷的谷缘部分宽度与谷底几乎一致,河谷极窄,谷底全部为河床占据。障谷是由隘谷发育而成的,两壁陡峭但谷底较隘谷宽,常有基岩侵蚀面或砾石浅滩露出水面。峡谷由隘谷和障谷发展而成,峡谷的横剖面呈明显的“V”字形,谷坡陡峭,谷坡上有阶梯状陡坡,谷底出现岩滩及雏形河漫滩。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是著名的峡谷。

V形河谷常形成于坚硬的岩石分布区,断裂带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地区构造软弱带、以及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但由于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或河流水量的增加,也可能造成河流下切侵蚀的加强而形成“V”形谷。

1174隘谷  见V形河谷

1175障谷  见V形河谷

1176峡谷  见V形河谷

1177河漫滩河谷  由“V”形河谷发展而成,河谷的横剖面呈箱形,谷坡和缓、谷缘开阔,平水期水流集中于河床内,河床两侧有河漫滩,它比河床宽几倍至几十倍,表面平坦或略有起伏。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加强,使河谷加宽,并形成曲流,随着侧向侵蚀的进行,凹岸不断后退;凸岸处的堆积作用使边滩不断扩大。曲流发展的结果使河谷加宽,河漫滩扩大,形成了河漫滩河谷。

1178河流袭夺  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叫做河流袭夺。它是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蚀切穿了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坡的注入其他流域的河流抢夺过来,变为自己的支流。被袭夺的河流,由于切断了源头称为断头河,断头口上游被夺改道后,使河流水量大减,流速变缓,因此在断头口上有与水量不相称的宽广河谷及堆积物;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形成了突然的转弯,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河中,由于水量大增,下切侵蚀能力增强,可以形成新的阶地或谷中谷。如在云南境内金沙江上的石鼓急湾即是长江袭夺所至。

1179曲流  又称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河岸凹入的部分称为凹岸,凸出的部分称为凸岸。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在有深厚松散堆积物的平原上,多形成能自由摆动的自由曲流,(如长江中游的下荆江河段),在自由曲流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愈来愈弯曲,上下凹岸间的曲流颈逐渐弯窄,一旦曲流颈被洪水冲决,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被截去的河弯形成牛轭湖,而裁直的新河段,以后又可能发展新的弯曲。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7)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貌(7)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