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3)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3)

时间:2014-07-16 15:2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2,回答4~6题:
中国地理概况高考地理试题
12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中国地理概况高考地理试题
123.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生长期长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答案】D
【解析】F 区为河套平原,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黄河提供灌溉用水。答案为 D。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7~8题。
124.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答案】AD
【解析】本题组考查湿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难度不大。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蓄作用,可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河川洪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减少,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
125.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A.扩大水田面积 B.退耕还湖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禁止在长江采沙
【答案】BC
【解析】我国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图4表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参考图4回答16——18题。
中国地理概况高考地理试题
126.与地区④相比,地区③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B.河流众多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
【答案】D
【解析】由以往学习的知识可知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如下表:
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显然西南地区是全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③就应该是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落差大。考查考生对我国水能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
127.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
A.③②④B.④②③
C.③①④ D.④①③
【答案】B
【解析】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考查考生对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分布等基本国情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128.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
A.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附近
B.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附近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
D.内蒙古高原边缘
答案】B【解析】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考查考生对我国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分布情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km,下距郑州花园口128km,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其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


129.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答案】B
【解析】
130.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将在明年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答案】C
【解析】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