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推知②位置较①纬度高,即在华北平原北部,适宜种小麦、甜菜。故正确答案为B。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3-16题:

108.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答案】B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的形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东南季风),与当地气团相交绥而成,随着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增强,位置北移,锋面雨带在我国东南部形成并随之北移。4~ 5月雨带在我国华南,6月份移至长江流域,7~ 8月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月撤出中国大陆。因此,雨带移至上海时间大致为 6~ 7月。答案为 B。
10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答案】C
【解析】农业生产发展通过推出特色农业,以名特优新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故选项为 C。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四川卷(新课程))读表1,据此回答1-3题。
表1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112.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答案】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对气候要素的分析、判断及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四地普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但气温年较差①>④>②>③,且年降水量的变化也是符合①<④<②<③,所以可得出③→②→④→①大陆性渐强,这是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差异。
113.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答案】C
【解析】根据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得出①、④两地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②、③两地处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状况上来看属于湿润半湿润区。而有春汛的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A选项也错误。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我国地理概况(2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