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汇报材料(3)

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汇报材料(3)

时间:2012-09-27 05:4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要努力争取场所面积要求生均5平方米以上,并能适宜蔬菜种植,以便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和管理。

  (四)、学校要做好场所建设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的职能作用。学校要重视场所的管理,要落实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场所实物的收支等都要有记录。

  (五)、学校要投入一定的财力,购置劳动工具和场所设施,运用科学方法种植。今后要创造条件搞大棚和无土栽培、名优品种繁育,提高科技含量。

  (六)、学校要充分发挥场所的劳动实践教育功能,按照教学计划和蔬菜种植时令,组织学生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七)、学校在组织蔬菜场所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对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要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蔬菜生产要使用对人无毒无害农药,生产“绿色”蔬菜。

  (八)、学校建立和健全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及时解决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鑫昌路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规划

  实践活动场所是按照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为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设立的学生实践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做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从入学到毕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为依据,将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宗旨,以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把学生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建设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XX)》文件中规定:从入学到毕业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XX~XX年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文件中规定: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健全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维护的管理机制、制度。到XX年,形成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以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或协调机构)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工作格局;建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管理规范、具有示范导向功能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

  三、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目标

  1、坚持以学校种植园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独具特色的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活动主题。课程的开发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能够使活动资源得到充分优化。

  3、综合实践师资培训中心;坚持采取培训、学习、观摩、实践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研究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实现教师是研究者、教师即是课程的课程意识。然后以场所教师、综合实践教师为主,以学生活动实施为示范。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中心;坚持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信息技术为工具,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指导,将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学生是活动主体,注重实践和反思的理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学实施经验,打造精品课程,全面指导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5、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素质评价考核中心;坚持以综合考评为考核核心,以学生在场所活动和学校活动中的成长记录为参考,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的考核方法,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四、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建设内容

  近几年来,我们在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建立了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多个,如花生地、豆角种植园等。其中种植园历经几年建设,由原先的3分亩增至1多亩,种植品种由单一的花生向多元化的养殖(如丝瓜、南瓜、豆角等)扩展。

  五、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活动项目设计要求

  (1)劳动实践活动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进行设计,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活动设计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3)活动设计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

  (4)注意把课堂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他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5)计出来的活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六、校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建设组织与要求

  加强领导,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制度化、规范化。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劳动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生产劳动、科普科技、、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培养自主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汇报材料(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汇报材料(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