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我国主要河流(3)

我国主要河流(3)

时间:2013-07-30 16:5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四、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如加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闭流区,则流域面积为79.5万平方千米。

1.河道特性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根据河道特性的差异,又可将上游段划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平原段等三部分。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从卡日曲开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尤羊峡,大部流行于青藏高原面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而稳定。龙羊峡至青铜峡,河道切过祁连山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分布的形势。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及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较松软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分布区则成为宽谷。这一段计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峡等近20个峡谷。水流湍急,水头总落差达1300多米,可利用的水头落差亦达1084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本河段有洮河、湟水等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增加。出青铜峡后,河道沿鄂尔多斯高原西北边界绕流,沿途所经,大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几无支流加入,河床平缓,两岸为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

从河口镇到孟津为中游,流程1122千米,由北而南穿行在晋、陕峡谷之中,至龙门,河长仅718千米,水头落差却达611米,比降很大,著名的壶口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米,龙门河床宽仅100米,水势咆哮,极为壮观。龙门以下至潼关,在长仅130千米河段内,接纳了汾河、泾河、渭河、洛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入了大量的泥沙,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段三门峡。黄河中游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黄河年输沙总量的89%。同时黄河中游汇集了许多重要支流,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其径流量占黄河径流总量的40%。所以黄河中游是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下游,长870千米。此段河床在华北平原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侧平地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除在孟津至桃花峪间纳入伊洛河、沁河,在山东汇入大汶河等少数几条支流外,再无其它支流汇入。相反,因河床高出两侧平地而成为淮河与海河的分水脊。

2.径流变化  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产水量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仅563亿立方米(只及长江径流量的6%),而且沿程变化很大。按花园口测站的资料统计,兰州以上河段,流域面积占30.48%,而径流量则占61.45%,是全流域最主要增水区;兰州以下至河口镇,流经干旱区,加上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大量引灌耗水,是一个减水区,黄河在河口镇的径流量(266亿立方米),比兰州站的径流量少23%。河口镇以下至孟津段,是黄河支流辐聚区,水量又增,三门峡多年(61年)平均径流为504亿立方米,花园口又增至563亿立方米。自花园口以下,因无支流汇入,加上河道向两侧平地渗水和引水,径流又减。据1934—1972年资料统计,位于黄河河口的利津,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4%。所以,黄河的径流,基本来自上、中游。

黄河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70—80%集中在夏秋季。除河套地区至河口镇段秋水大于夏水外,大部分河段均系夏水大于秋水,冬季径流量仅占10%左右,春季径流量约占15—18%。最大水月,河口镇以上为9月,中下游均为8月。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最大与最小径流量之比值中下游大于上游(表4-10),其变差系数一般在0.2—0.35之间,春季农业需水急迫,而黄河却处在低水期(尤其在连枯年),夏季常因洪峰过高而酿成水灾;连丰年的汛期更为严重。这些情况对径流资源的开发利用甚为不利。

3.洪水和泥沙 汛期流量过大,含沙量特多,是黄河为害的主要自然因素。黄河洪水主要是夏秋季的暴雨所致。黄河流域主要暴雨中心在中游的泾、洛、渭河流域,因此,黄河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与之相伴随的是强烈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巨量的泥沙(表4-11)。据陕县测站记载,这一河段的黄河平均含沙量达37kg/m3泾、洛、渭河所提供的泥沙相当于黄河总沙输量的90%。

4.根治水害开发水利 解放前,黄河长期失修,造成中游水土流失。每年由中游带来的16亿吨泥沙,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日益升高成为地上“悬河”,一部分在河口沉积,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比降减小,更加重了黄河河床的淤积,形成周期性的决口改道。以邙山(郑州西北桃花峪附近)为起点,北至天津,南至淮阴的25万平方千米范围内,都是黄河洪水泛滥和泥沙沉积覆盖的范围。向北决口改道阻塞了海河洪水出路,破坏了海河平原的排水系统;向南决口改道则阻塞了淮河的洪水出路,破坏了淮河平原的排水系统。据记载,解放前二千多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2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38年因国民党军队扒开花园口大堤,河水南泛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等66个县,造成5.4万多平方千米的黄泛区,使125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丧失生命。

解放后,对黄河开展了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大力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如东平湖、北金堤、齐河与垦利等分洪工程),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了很大作用。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不少地区流入黄河的泥沙已明显减少。黄河中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亦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完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和三门峡等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都发挥着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
  本文标题:我国主要河流(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13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135.html

顶一下
(9)
52.9%
踩一下
(8)
47.1%
-------
欢迎你对我国主要河流(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主要河流(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