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经济地理 > 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5)

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5)

时间:2010-01-29 02: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78年。城镇化出现了倒退和停滞。为了纠正“大跃进”的失误,60年代初国家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到1963年降至16.8%。此后,“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城镇化水平多年停滞不前,到1978年比重仅达17.9%,只相当于1958年的水平。这表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白白损失了20年的宝贵时间,不少原先更为后进的国家这时都纷纷跑到了前面。在第二阶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城乡人口之间惊人的大规模对流。一方面几千万城镇人口转变为乡村人口,另一方面总数略少一些的乡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这种现象在世界人口史上亦属仅见。

  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今。期内受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展,产业结构亦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促进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1995年已达到29.0%,大体上达到工业化程度相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初步扭转了产生于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严重落后的局面。由于受城市政策和统计口径的局限,数以千万计的乡村迁移流动人口,尽管已进入城镇并已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仍然只是“外来人口”或“暂住人口”的身份,没有被计入城镇人口。此外,有许多乡村中心居民点,特别是在相对发达的东部平原上,人口已达数千人,并以非农产业为主,但因未设镇的建制,仍被视为乡村人口。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可能还要再高若干个百分点。见表2.6。一年两收。

表2.6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演变

  

  注:1953~1990年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199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有*者为笔者推算数。

  近十余年来中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的途径新设置了一大批市、镇。从表2.6可见,8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数量增加很少,镇则减少过半,这种状况固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但在城乡划分标准上偏于保守,低估了城镇化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指导思想上甚至有某种程度的“重农抑商”倾向,看来也是无可讳言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市、镇数量逐年迅速增多,1995年与1978年相比,市增加2.3倍,镇增加5.1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的喜人景象。

  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另一个来源是城乡人口迁移。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85~1990年间中国人口迁移总量中由乡村迁往城镇的约占一半(由城镇迁往乡村的比重极小),年均达300万人,受普查统计口径所限,这一数字显然是偏小的,但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强劲势头。

  在城镇人口比重显著提高的同时,中国的城镇结构体系也得到了改善,其总的态势是:大、中城市稳步发展,小城镇快速增长,城镇人口分布重心进一步向后者倾斜,这既适合于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有利于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以大、中城市为枢纽,小城镇为城乡联系纽带,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市场经济网络的格局,已初步成形,为全国的社会经济包括城镇化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城市和镇通常按其非农业人口规模分为以下几级:

  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995年共有10个,它们是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哈尔滨、重庆、南京、西安,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分别达850万、630万和490万人,均进入了世界特大城市的行列。10市合计占全国城镇人口总数15.6%。该比重与70年代相比有所增大,反映出其中不少城市(如上海、广州、南京)在前一阶段多年陷于增长停滞甚至萎缩的不正常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100~200万人的大城市,共22个,它们多为省会,还有一些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其中的成都、大连和长春预计将在近期内上升为特大城市。22市合计占全国城镇人口总数10.4%,比重比前期略增。
  本文标题: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5)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5)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