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教育心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教育心理学 > 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3)

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3)

时间:2010-01-29 00:2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利用集体舆论,强化教师的言语,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例如,在学雷锋的行动中,不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雷锋,知道了怎样才算学雷锋、做好事,而且在做完以后,对这种行动要有集体舆论的赞扬,使学生坚信学雷锋是光荣的,是会给社会和别人带来好处的;是新社会的风尚,人人都应该学雷锋。这样,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和继续做好事的愿望及要求。

  同道德信念相关联的是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关于自己未来的道德面貌的想象。少年的道德理想是富于形象性的,现实的、历史上的、文艺作品中的一切为少年所钦佩的人物都被当作道德理想的化身。少年开始能把自己的行动同理想人物的行动进行比较,来加强自己的修养。青年则以自己所敬佩的多种人物道德品质的综合概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当做自己的道德理想。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建立,是与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密切联系着的,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世界观是一个人看待、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社会进步要求确立的。当人把道德原则与科学的世界观联系起来时,就可以深刻地了解道德的本质,从而获得坚定的道德信念。学生的世界观是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以各种知识、信念为基础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信念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笔者于1992年曾对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作过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是:

  1.中学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学是开始进入社会、开始思考社会的时期。也是开始思考人生、探究人生,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生活、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开始打下人生观底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信念的形成将奠定做人的良好基础。中学生时期产生了社会责任感,这个社会责任感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中学生时期在人生当中只有六年,这个时期是具有时间短、变化快、矛盾多、影响大的富有特色的时期,既是多事之秋,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信念,将奠定其一生中做人的基础,也将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形成道德信念,必须注重道德信念的认知教育

  在对中学生进行诚实、勤奋、关心集体的教育中突出了理论学习,突出伦理教育和榜样教育(如伟人的著作和语录)。重视集体舆论(如做学问要诚实,痛斥考试作弊的行为),重视对理想人物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榜样人物的学习,使中学生深信做人要做诚实的人、勤奋的人、关心集体的人的正确性。把这种认识经过理智的有论证的解释,转化为自己的信念,从而对做一个诚实、勤奋、关心集体的人的信念,使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表现在行为上的一贯性和稳定性。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移。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是基础,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对它们的认识越清楚、理解越透彻,就越认为有价值。评价就是确定价值。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反映,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即热爱或仇恨、喜爱或讨厌、尊敬或轻蔑、接近与疏远等等。行为倾向是由认知情感成分决定的,按照赞成与否产生行为的可能性。因此道德信念的形成必须重视认识的理论教育。

  3.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模仿、信服、内化三个阶段。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言行的刺激影响,依照他人言行举止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活动。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人类具有相互模仿的能力,也具有对脑力劳动方法的模仿。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提供的理想人物——居里夫人、华罗庚、吴运铎,以及社会实践中活生生的具体劳动者,都为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提供了榜样。榜样的存在是模仿的条件,引起中学生模仿的是非控制性的社会刺激,模仿是自愿发生的,他不需要通过社会或学校的强制命令。从道德信念形成过程来看,中学生的模仿更多是有意模仿,是对榜样人物内部的、实际内容的模仿,是对榜样人物思想、风度以及脑力劳动方法的模仿。
  本文标题: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xinlixue/293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xinlixue/293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