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土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土壤 > 3、暗棕壤

3、暗棕壤

时间:2010-01-29 01: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暗棕壤也称暗棕色森林土,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次在西南横断山区一带及其他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带谱中,也有少量分布。

  在东北地区,暗棕壤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分布于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暗棕壤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1~5℃,≥10℃的积温是2 000~3 000℃,冬季寒冷而时间长,季节性冻层深度为1.0~2.5米,无霜期120~135天,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夏季多云雾,春旱不明显。全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80%,干燥度小于1.0。暗棕壤的原生植被类型中,针叶树种都属阴性或半阴性(如红松、冷杉等),落叶阔叶树种以桦类占优势,林下草本与灌木繁茂。暗棕壤分布的地形,多为中山、低山和丘陵。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以及玄武岩的残积物和坡积物,部分地区为洪积物和冲积物。

  暗棕壤的形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弱酸性腐殖质作用。它与棕壤比较,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有时甚至还有泥炭化。

  典型的暗棕壤剖面,自上而下具有下列层次:枯枝落叶层,厚3~5厘米或更厚,由木本凋落物和草本残体组成,下部呈半分解状态,有较多的白色菌丝;腐殖质层厚约8~15厘米,棕灰色,粒状至团块状结构,根系密集,有蚯蚓聚居;以下逐渐过渡到淀积层,厚约25~30厘米或更厚,棕色或暗棕色,质地粘重,呈不明显的块状结构,结构面上常有粘粒胶膜和不甚明显的铁锰胶膜;最下为母质层,近于母岩颜色,有较多的石砾,在石砾表面有时也见铁锰胶膜。

  暗棕壤理化性质的特点是: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一般含量为5~15%,这与低温湿润条件阻止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减缓有机质的分解作用有关。粘粒含量在淀积层一般都有增高的趋势,惟发育在较轻的母质上,其淀积层的粘粒聚积较不明显。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约为5.5~6.5,盐基饱和度以表层为高,可达60~80%,淀积层有所降低。粘粒的硅铝率在2.8~3.3之间,平均值为3.05,只略高于棕壤。

  暗棕壤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森林生长繁茂,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这里是红松的中心产地,红松树高达24~28米,胸径达32~36厘米。由此可见,暗棕壤的利用方向主要是发展林业。但是,为了充分利用暗棕壤资源,可选择地势较平缓、腐殖质层较厚的地方,辟为农田,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有的可发展养蚕、养蜂和果树业。在天然林下,腐殖质层厚而水分适中的暗棕壤,种植人参最为适宜。


  本文标题:3、暗棕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504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504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3、暗棕壤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3、暗棕壤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