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土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土壤 > 3、红壤

3、红壤

时间:2010-01-29 01: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红壤在中国分布范围广阔,大体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大部分,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五省区的北部,以及湖北、安徽、贵州三省的南部。

  红壤形成于中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40~280天),年平均气温16~26℃,≥10℃的积温5 000~7 500℃,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以壳斗科的栲属、石栎属和冈栎属占优势。红壤的地形条件一般为低山丘陵,但在云南为高原。成土母质在低丘陵多为第四纪红色粘土,高丘陵和低山多为千枚岩、花岗岩、砂页岩等。

  红壤的富铝化作用与生物积累作用,与赤红壤和砖红壤比较起来相对较弱,但仍以均匀的红色为主要特征。一般包括3个主要发生土层:(1)腐殖质表土层:在覆盖良好的森林植被下,厚度约20~30厘米,暗棕色,有机质含量可达4~6%。但大部红壤地区自然植被受到破坏,表土层的厚度只10余厘米,有机质含量约1~2%。(2)均质红土层:一般厚度为0.5~2米,呈均匀的红色或棕红色,紧实,粘重,呈块状结构。(3)母质层:包括红色风化壳和各种岩石的风化物。

  在均质红土层之下,往往有红色、橙黄色与白色相间的“网纹层”。这虽然是富铝土纲几个主要土类的共同特点,但在粘重紧实的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中更为多见。其成因,一般认为是在密实的红土层内,水流经常沿着土体内的裂隙流动,使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并随水流失,从而使部分土体最初变为橙黄,最后变白。有人认为白色部分为高岭土,实际上白色部分与红色部分的粘土矿物并无差别,只是氧化铁显著减少。

  红壤全剖面呈酸性反应,pH值4.5~6.0。交换性酸较高,并含有大量的活性铝;盐基饱和度多在30%以下。粘粒的硅铝率为1.9~2.2,高于砖红壤和赤红壤,表明其风化度没有那样深刻。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水云母为主。土体含有一定量的原生矿物,大部分为石英和抗风化力较强的正长石和斜长石等。机械组成因成土母质不同而异。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较为粘重,粘粒含量可达40%以上。在有机质缺乏、结构不良时,耕性很差,故有“干时一块铜,湿时一包脓”的农谚。由花岗岩、砂岩母质发育的红壤质地偏沙,粘粒含量一般只有15~20%。

  红壤是中国水热条件好而又面积大的重要的土壤资源,不仅能种粮、棉、油、糖、烟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而且是亚热带经济林木、果树的重要产地,可农林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杉木、毛竹、茶叶、油茶、油桐、桑树、漆树、柑桔、枇杷等。有的红壤由于利用不当,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且养分含量低,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本文标题:3、红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50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505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3、红壤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3、红壤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