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土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土壤 > 1、土壤分类系统

1、土壤分类系统

时间:2010-01-29 01:17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国地域辽阔,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如地形、母质、气候、生物等)差异很大,加上农业历史悠久,人类耕作活动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深刻,因此土壤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和生产特性也各不相同。为了因土利用改良,必须在系统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区分,这就是土壤分类。人们一般把土壤区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这在生产上有一定意义,因为它们的生产性能常有很大差别。例如,沙土好耕好耙,但漏水漏肥;粘土比较保水保肥,供肥性也比较好,但一般难耕难耙,适耕期短;壤土则兼有两者的优点。但是这种分类只是从土壤颗粒大小及其组成比例来划分的,也就是说只是土壤的质地分级,它并不能全面地阐明土壤的性质。例如,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有沙土,但两地的沙土因为所处地区的生物气候条件不同,成土过程的特点和化学性质常有很大差别,壤土和粘土同样也是如此。

  怎样全面系统地认识土壤呢?就是要把土壤的属性与土壤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结合起来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外部形态和内在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土壤,分别列为各个分类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土壤分类系统。这样可以正确反映不同土壤之间,以及土壤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它们的肥力水平和利用价值,为因土制宜合理利用土壤、改造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这就是土壤分类的目的。

  1.土壤分类的过去和现在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6000多年前就开始耕垦土壤,认识鉴别土壤的历史是悠久的。远在4100多年前的夏朝,禹王治水13年,治水治到哪里,生产就发展到哪里。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重视认识土壤,鉴别土壤种类。据《禹贡》记载,当时就根据土色、质地和水文等,将全国九州的土壤分为壤、黄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垆、坟垆、涂泥及青黎等9类,并根据肥力的高低,把土壤分为三等九级。按土壤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并制定了适当的田赋(当时称为“贡”,即土地税)。这种土壤分类显然是世界上土壤分类最早的尝试。

  3100年前的周朝,国家着重于农业建设,因此对土壤问题很为重视。《周礼》在《禹贡》土壤分类的基础上,把全国土壤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大类,强调根据土宜播种九谷(即黍、稷、稗、稻、麻、大麻、小麦、大豆和小豆)。春秋战国时代的《管子·地员篇》,强调“草土之道,各有其造”,对于土壤的区分更为详细。将九州之土分为18类,每类又分五级,即所谓“九州之土凡九十物”。

  尽管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命名各有不同,但都是从土壤利用和发展生产出发,以“土宜”为基础,以土壤肥力、性态特征和成土条件为依据的。它是中国古代从群众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朴素的唯物观点的土壤分类,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有些概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的土壤分类是从群众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此后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识土、辨土又有新的经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未能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致使古代就开始的土壤分类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土壤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在本世纪30年代,才着手进行土壤调查与分类工作。半个世纪来,土壤分类工作不断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不到20年的那一个时期,主要采用美国土壤分类系统。当时从事土壤分类研究的人员少,设备简陋,工作条件差,但是由于土壤工作者的努力,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在水稻土分类研究方面,中国土壤工作者早在30年代,就划出了水稻土的特有土层,并从化学性质否定了国外“水稻灰壤”的说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八九年,主要采用苏联土壤分类系统。那一时期,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土壤工作人员增加,设备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大规模开展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土壤调查制图工作,土壤分类也得到了发展。
  本文标题:1、土壤分类系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505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505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土壤分类系统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土壤分类系统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