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三大三角洲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

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

时间:2011-02-05 07: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三角洲开发历程

三角洲在新石器时代已为越族先民的居住区,尤以海岸边缘台地为主。如西樵山18号地点贝丘为6120±130年,蚬壳洲(肇庆)更达7170±140年(据作者采样作C14测定),越族流行的屈肢葬和凿齿风俗已在蚬壳洲发现。他们以渔猎采集为生,到5000年已进入种植农业时代,有房子、各类和村落。如西樵游鱼岗上遗址,年龄我们测定为5420±130年。河滨渔村可见于高要金利,我们用房屋支柱测得其年龄为3970±110年,表明4000年前已有越族水上聚落存在。结构上和今天疍民的水棚相似,反映当时越族已有居山居水分化,这就是三角洲原始农业特色。他们都使用几何形印纹陶器,这也是古越族标志之一,说明他们历史上的相承接性,而地域上又是广泛交流的,三角洲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居住和生产,他们彼此交往频繁。陶器上所刻陶文还说明3500—3000年前越人已有文字了。珠江口各岛也有类似石刻文字和图画,表明已有船只航行各岛之间了。这时相当于商周时代。

春秋、战国时广州属扬越,故有粤式鼎、甬钟、扁茎短剑、斧钺、刮刀、人首柱等,几何印纹呈米字纹、云雷纹、夔纹,在清远、四会、肇庆等均有出土。三角洲越族也在不断发展,并已建立不少国,故名百越。三角洲北面称“阳禺”,广州称“番禺”,博罗称“缚娄”。《吕氏春秋·恃君篇》称:“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缚娄”即“傅罗”,晋才改称博罗。飞来峡古称二禺峡,传黄帝二庶子太禺、仲阳降居南海,于此立国故名。番禺古越语为“咸村”,为尧帝“宅南交”地方,夏禹声教所至,商定南越献令地方,周公测景地点,吴建南武城于此,越公师隅重修。番禺属楚时则建有楚亭,但一说楚亭不是城,亦有说南武城是依“楚亭之旧”兴建的。总之,春秋建城是有记载的。建城目的是军事上需要,楚亭是臣服于楚建立,吴南武城是避越而筑,公师隅复筑南武城是为发展外贸,助越王复国,《古本竹书记年》魏襄王7年(前312年)记:“献……犀角、象齿”。即广州外贸开始已有2400多年了。南武城很小,把楚亭扩大一点,按诸侯城九里,南武是地方性城是周3里,即今广州中山路与越华路之间,由城隍庙到新华电影院一段地域。故秦代(前206年)“一军处番禺之都”时,必要扩大。即掠“陆梁地”(古越语山丘谷地区之意)建三郡时,三角洲是有番禺国的,国都即番禺县所在,正如傅罗国立博罗县,秦掠南海按《淮南子》说亦是因“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外贸珍宝吸引所致。由于番禺有城,故立为南海郡治。赵佗立为南越国都,番禺县大致和三角洲范围相当,可见当日秦军队10万人驻守地区广大,越族已混有北方人民血统,并带来先进技术,如输入铜器、铁器、农具、牛、马、羊等。中原汉人不断流入,在汉武平南越时亦用10万队伍,咸集番禺。《史记》已说番禺是9大都会之一,主要商品为“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这是说2000年前广州地区已是以果树和织造品著名,即荔枝、龙眼、甘桔、槟榔等已成主要果品,棉布、葛布、麻布出产也多。到西汉末年,番禺更有银、铜、象牙集散,表示冶炼和手工业也已兴起。东汉时,广州附近据《水经注·泿水》记步骘观察到的是“高则桑土,下则沃野,林麓鸟兽,于何不有。”即三角洲已成为富庶之区,桑园已在台地发展,并建为交州治所,为中国人南下经商取富之地,为全国7大都会之一,吴时更派专使朱应、康泰去东南亚,带去丝、布,改变当地裸身之俗(226—231)。晋代爪哇至广州已有航期,南朝更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见《宋书》)。有记载的有12国97次,广州晋墓刻有“皆宜价市”墓砖。广州地方分建县份也特多,表示中国南迁贵族对三角洲的开发加盛。按汉武破番禺后,曾南迁至顺德蕳岸为郡治,可见水稻耕作已达顺德、怀化、宝安、新会、封平、欣乐等古县。新加坡在梁代(550)已有粤人聚落,可见外贸已很兴旺,《晋书·吴隐之传》称:“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南齐书·王琨传》称:“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隋时,派常骏、王君政带五千段丝织品访南洋群岛各国。到唐代广州为世界大城,黄巢占广州欲当节度,皇朝不许,因这样会使国家财政收入不足开支。宋代广州由子城扩建了东、西城,呈三城并列之势,外贸国家增至欧、非两洲。三角洲开发也由宋人南迁,经珠玑巷入粤开垦三角洲潮田,筑围保护,使坦田成高产,米粮远售杭州、泉州。桑园围于此时建成,可知蚕桑业已兴盛。元代和海外交往国家和地区更达212个。明代时,顺德桑基鱼塘模式成为三角洲低洼地开发一种集约方式,影响至今。可见外贸和中原汉人不断南迁,带来的技术、资金、管理方法、劳动力是三角洲工农业发展的基础因素。外贸的影响不只形成了华侨,而且外国科技知识、资金也大量流入,如白银即大量流入,使赋税、工农业产品改折银计算,地方经济得以大发展。广州城向北扩展,又筑南城(即新城)。在三角洲也多设县份,如从化、龙门、三水、顺德、高明、台山、开平等等,使三角洲开发程度大为提高。计三角洲广州外围城镇,由隋、唐扶胥镇起,到宋代已有8大卫星镇,即扶胥、石门、大通、瑞石、平石、大水、花田、猎德(今多为农村);明永乐(1409—1424)时达33个;万历30年(1602)176个。圩市更多,顺德小县即有36个,东莞29个,新会、南海各有25个。三角洲主要堤围也是这时建成的,堤线总长已达22万丈,比宋(6.6万丈)和元(5万丈)之和大两倍,和清代相近(23万丈)。筑堤不似宋堤主要为防洪,而是“筑堤蓄淤造田”。商品农业也大有发展,桑田、蔗田、茶叶、莞香、种蓝、霍香等兴起,不少成为专业化农业基地。明嘉靖、万历时,南海、顺德“桑基鱼塘”区,明末已“周回百余里”,田一千数百余顷,民数十万。甘蔗“连岗接阜,一望丛岩芦苇然”,番禺、增城、东莞蔗稻各半,而果业集中在广州、黄埔、大石、陈村一带,新会葵田、种茶,东莞种香,宝安咸水草。河南花田也已初成,外来种有番薯引种(1582)。这些都为农业生产中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手工业也不例外,资本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可在织造、冶炼、陶瓷制造业中反映出来。

外贸发展使三角洲蚕桑业大兴,佛山丝织业已有18行的分工,如八丝缎行、牛郎纱行等等,并大量收购苏杭产品。《嘉靖广州府志》称:“金陵、苏、杭皆不及”。南海炼铁厂工人在崇祯时达5000人,佛山天启时(1622)已有“炒铸七行”之分,如锅行、铁钉行等等。有“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之誉。石湾陶瓷业男女工3万多人,陶窑107座,大小行分23行,还大量采购景德白瓷坯,加彩绘烧成“广彩”出口。

清代三角洲发展基本上仍按照明代模式,如白银进口,生丝出口,绸缎外销等等,但因外贸对手转向欧、美,故亦有不同。如茶叶的外销,棉花来料加工出口等等,贸易量加大。如白银明末年输入200万两银元,而清初百年(1700—1800)年均输入290万两银元。茶叶输往欧洲,明末试销量小,到清代大盛,1825—1829年年均销6.1千万银元。广州织造业发达,进棉花织成土布出口,销量亦大。鸦片战争以前的兴盛外贸,也使三角洲桑基鱼塘区扩展。清初九江把果基鱼塘改为桑基鱼塘,坡山(鹤山)、龙山、龙江继之(顺德)。康熙以后,海洲、镇涌、金瓯、绿潭、沙头、大同继之。1757年后,广州为全国独口通商,顺德、中山各地锹田种桑(一般开塘三锹深度即成),咸丰、同治时,生丝出口又增,锹田成塘扩大,即成今天基水地区。出口农产品基地又再扩大,如茶叶出口使广州河南33村种茶,称“河南茶”,西樵山称“茶山”。

出口商品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达,如欧洲需要花茶,即引起广州花地、河南花田的发展,新型制茶场在河南兴起,每场雇上百女工。适应欧洲需要的“广彩”也在河南设厂绘制,使河南出现一批画家,后成岭南画派的开祖。石湾陶瓷发展更甚,产品一千多种,由日用“三煲”(饭煲、粥煲、茶煲)到石山公仔(小型人物、建筑物)、人物陶塑,至今仍盛。土布业使广州西关兴起,农村(永安、西乐围)成工厂区,工人数万;佛山棉纺厂多达2500家,工人共5万多,织绸工人17000人。佛山冶炼也兴盛,一铁场“环而居者三百家”(《新语》),洋船多购铁锅,有达千连(一连20司斤),即重2万斤,远销旧金山。炒铁炉40多处,工人2万。佛山为全国4大镇亦成于清代(见《广阳杂志》,卷四)。今天名镇也多兴于这时,如大良、陈村、龙山、石湾、九江、石岐、沙湾、市桥、江门等。培养出大批商人,据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二 》说,南海商户占总户数 60%,顺德、新会占全县户数40%,番禺、东莞、新宁、新安占30%,其他各县10%—20%,称为“粤商”,在国内与“西商”、“徽商”鼎立。全国大城市皆建广东“会馆”,北京一地即有26间。且再分行帮,如银行业多为顺德人所经营,称“顺德帮”等,今天香港金融业亦多顺德人经营。清代外贸兴盛,在商帮中产生买办阶层,13行商每成巨富,其中伍浩官在1834年财产就达2600万银元,为世界富豪之一。他们与盐商集团成为控制三角洲商业两大集团。十三行关税占全国关税1/4,嘉靖年间达百万两以上。资产阶级在广州西关兴建住宅区有同治、光绪间宝华区,晚清逢源区,把广州市区西伸至沣塘村处,面积近2平方公里。由于明代建筑堤围,束水归槽,口门积沙成田,也在清代加速。如蕉门与横门间乌珠大洋、即淤积成为万顷沙,为三角洲创造了万顷良田。

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广州再不是独口外贸,1853年起,地位为上海所代替。长江三角洲随外贸兴起发展迅速,珠江三角洲茶、丝业衰退,广州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如茶只占我国出口量14.8%(1855),生丝只占5.4%(1847)。割香港后,香港贸易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另一经济中心,影响至今。使三角洲蚕丝出口仍有增长,如1896—1900年出口生丝仍有19万担。民国以后,粤汉铁路通车,北货南运,亦以广州、香港为集散地,故广州仍保持华南最大城市地位,与香港并称。即因三角洲丰富物产资源与三江总汇之故。尤以日寇侵华时,上海外贸下降,广州再兴成全国首位。日寇占领时期,三角洲生产萎缩,鱼塘改种水稻,侨汇、丝业停止,人民逃散,村社成空,房屋拆卖,建国初期仍处处断瓦颓垣,成为建国的沉重负担。幸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尤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起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1980年成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后,三角洲更欣欣向荣,旧貌变新颜,村社别墅式小洋房代替了砖木结构老式“正堂屋”。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结果。
  本文标题: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2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开发历程(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