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大谋略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大谋略 > 生态思维-地理思维创新

生态思维-地理思维创新

时间:2011-04-06 12: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去思考地理问题,关键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从以往的“人定胜天”上升到环境友好型的持续发展方式。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在此期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和破坏都很有限,可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着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工业革命对自然界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社会能够大规模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但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结果导致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战后出现了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类开发资源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问题,在一些领域反而使人地关系更趋紧张。1987年以来,科学家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创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明确指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发展。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反映出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体现了人地关系从低水平和谐到不和谐、再到高水平和谐的理性回归。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区域,下泄的水土对黄河下游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造成广泛的生态灾难。但历史上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发育良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策源地。如今黄土高原之所以出现童山濯濯、满目疮痍的景象,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所造成的。整治黄土高原办法甚多,诸如挖鱼鳞坑、修挡土墙、疏浚河道、植树种草,乃至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但治理黄土高原的核心是改善日益恶化的人地关系,尤其是减少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关键在于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移民,使具体地域所承担的人口数量和产业活动不至于太多。事实证明,封山植树的做法是正确的,凡是进行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的地方,自然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海河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河流,是典型的扇状水系,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五条河流汇合于天津才称为海河。历史上海河的洪涝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海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暴雨区域,往往五条支流同时涨水,由于海河入海通道不畅,为下泄泥沙阻塞,经常壅水陡涨而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主要手段是开辟多条入海洪道,在洪水来临时分流入海。但从太行山流下来的不仅有洪水,还有大量的泥沙,结果造成入海洪道的淤积,当地百姓不得不每年挖河不止,甚至提出“愚公移山,治理海河”的口号。其实,海河治理的关键不在于华北平原的“排”,而在于太行山区的“蓄”,也就是说,在太行山采取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涵养水土,下大气力控制泥沙下泄,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海河流域的洪水。
再如,在湖南雪峰山区,一些农民在陡坡地上开荒种地,在山坡上部种荞麦,在山坡中部种玉米,在山麓种绿豆。当我们指出这样的生产模式存在着严重问题的时候,当地农民则思索在山坡上部种绿豆,在山坡中部种荞麦,在山麓种玉米,或者进行其他的排列组合,但他们的答案却总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陡坡地必须退耕还林,只能够植树种草,重点在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当地农民的不足是囿于传统种植业的圈子来思考问题,未能进行深刻的生态环境思维。

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诵。
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

气候变暖危害将越来越大
国际著名环境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带来的危害愈演愈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指出,2005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一个世纪之前增加了33%,达到了地球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87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1958年上升到315ppm,1985年为345ppm,到2100年估计会达到540-970ppm。他警告说,上个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1.4-5.8℃。“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对此我们确信无疑。唯一还不能确定的只是气候变暖带来危害的程度”,巴黎大学教授埃尔韦•勒特罗伊特肯定地说。德国弗里堡大学教授马丁•贝尼斯顿在发言中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缺水问题。他说,到2050年,淡水资源的匮乏会对许多国家产生影响。同时,气候变暖还将使粮食产量下降,生物物种大量灭绝,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贝尼斯顿教授警告说,到2050年,欧洲地区15%到37%的生物物种可能会消失。在20世纪,90年代是最暖的十年,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地球变暖促使陆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21世纪全球海平面可能会上升0.30~0.94米。一部分人口密集的沿海低地和河流三角洲正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还会导致上亿人丧失家园和生计,数以千计的城市将沦为泽国。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气候变湿,二氧化碳浓度的加大将使降水量显著增加。但气温上升会加大植物和土壤的蒸发作用,加剧中纬度地区、尤其是大陆内部的干旱,从而导致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气候变暖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会造成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妥善保护森林植被等。


  本文标题:生态思维-地理思维创新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7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71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生态思维-地理思维创新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生态思维-地理思维创新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