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大谋略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大谋略 >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我国环境利用与保护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我国环境利用与保护

时间:2011-04-06 07:0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解释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在此,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环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无一不取自于自然环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消纳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又称为“环境容量”。环境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还能够满足我们对于舒适性的多种要求。环境与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曾经付出过惨重代价,并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发展中国家现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日益紧迫。
控制环境污染,可通过指令控制,也可借助于市场激励方法。现阶段我国控制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一是排污收费,排放有害物质者必须支付相关费用。二是产品收费,使用对环境有害的产品者,都必须支付有关费用。三是排污权交易,主要指排污权的自由交易。四是税收,国家通过税收杠杆促进企业减少排污量,控制环境污染。五是污染赔偿,由环境污染者向污染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六是价格调节,国家通过价格管制举措,对产品生产与市场消费进行调控。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有:
水资源污染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地球水资源总量的0.3%,而且在地域和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因不合理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自然界的水体遭受广泛的污染和破坏,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广泛的水资源危机。
大气污染  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煤取暖等活动,城市和工业区遭受广泛的大气污染,并且这种大气污染还扩散到周围地区。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对40-50亿人口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的破坏作用还体现在温室效应、热岛效应、酸雨、臭氧层缺失等方面。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垃圾难以处理,只好大量堆放,填埋固体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又会导致大气、水的次生污染。以常规的方法燃烧垃圾,会产生二恶英等剧毒物质。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这方面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毁坏森林  人们出于对木材、土地和各种林产品的需要,长时期和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历史时期温带和亚热带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如今热带雨林也遭到疯狂的砍伐。森林大面积减少,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并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草原退化  草原具有类似于森林的生态功能,在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人类大规模和超负荷地放牧牲畜,导致许多地方的草原严重退化。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不少草原严重沙化,其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产业活动对自然界造成深刻影响,其中一大不利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地球上的许多生物物种正在消失,估计每天消失的物种达40-140种。在今后的30年中,地球上将失去1/4的生物物种。这种状况对地球生态系统势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自然灾害和多种瘟疫。
海洋过度开发  因人类向海洋随意排放生产生活废弃物,导致近岸海域出现广泛的污染。污染海域的水产品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有可能给食用者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由于漫无节制的捕捞,海洋渔业资源出现持续的衰退,不少海域渔业生产难以为继。
酸雨危害  如今,酸雨危害的范围几乎波及所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我国酸雨肆虐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以华中酸雨污染最为严重,华南与西南次之,华东酸雨区则覆盖江苏南部、浙江全省、福建沿海和上海。
自然灾害肆虐  由于人地关系失调,自然灾害表现出频度加大和危害严重的特点。从20世纪重大自然灾害来看,中国的洪水,孟加拉的风暴潮、非洲的灾荒、南亚的台风和海啸,都造成了相当惨重的损失。

2004年我国环境状况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情况,我国环境状况简述如下:
从七大水系水质来看,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西南诸河和内陆河水质保持良好。太湖、巢湖、滇池污染严重。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和南四湖水质不容乐观。华北地区是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受长期超量开采的影响,地下水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为482.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1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61.3亿吨。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7%,其中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9%,非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0.6%,均比过去有所好转。
根据全国遥感最新调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遍布各地,在乡村、城市、开发区、工矿区皆有发生。
我国现有湿地3848.55万公顷(不包括稻田),其中自然湿地占94%,库塘湿地占6%。全国重点湿地376片,总计1502.93万公顷。全国已有4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范畴,得到比较好的保护。我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31亿公顷,尽管总量巨大,但人均占有草原仅0.33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内草原分布很不均衡,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人均草场资源较多。我国现有90%的草场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的趋势未能根本转变,不合理的垦殖、工业污染、鼠害、虫害、乱采滥挖等,都对草原造成广泛的破坏。
从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来看,目前近海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加重。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况。现阶段大范围的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及南海。到2004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90个,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4个。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季风气候特征显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我国的季风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天气变化大、自然灾害频繁的特点。由于发展起点和科技水平都比较低,我国不得不以大量的资源、能源和劳动力投入来谋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度的产业活动已经使我国的森林、草原、河流、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荒漠化、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1.土地荒漠化与防治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世界荒漠化土地共360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7.6%。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其中以农牧交错带、草原区,沙漠边缘地带相对严重。
荒漠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直接威胁,造成大范围的生态灾难和贫困人口,引发社会动乱和难民迁徙。风沙危害波及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全国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遭受风沙侵袭,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逾4亿人,受荒漠化影响的农田有1300多万公顷,还有1亿公顷草场沙化和盐渍化,有大量铁路和公路受到风沙侵蚀,还有不少水库淤积报废。由于土地荒漠化愈演愈烈,我国发生特大沙尘暴的频率愈来愈高。
面对荒漠化的侵扰,我国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就在宁夏沙坡头、内蒙古磴口、陕西榆林、甘肃民勤、青海沙珠玉和新疆莫索湾建立了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借助于生物和工程措施,使当地的流沙得到治理,为全国防沙治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积极推广一系列治沙实用技术,建立了一批防沙治沙试验基地和示范推广县。我国先后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使一部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退化草地得到保护与恢复。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西部广大人民的共识。
2.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侵蚀类型主要有水蚀、风蚀、冻融侵蚀等。全国土壤侵蚀面积达492万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以上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12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非常严重,严重水土流失面积28万平方公里,黄河年均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各大河年输沙量之首。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我国现有沙漠和荒漠化土地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全国1/3的国土面积和4亿以上的人口受到风沙的威胁。
水土保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护水土资源,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它能够保护山地资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它能够减少泥沙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务之急是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建立高水平的科技队伍,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投资机制,协调处理好水土保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本文标题: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我国环境利用与保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7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我国环境利用与保护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我国环境利用与保护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