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大谋略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大谋略 > 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谋略-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变革

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谋略-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变革

时间:2011-04-06 11:4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时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由漫长历史时期沿袭下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至今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人口中,农民仍然占据大多数。与世界上一些大国相比,我国大中城市并不落后多少,明显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广大农村。从宏观上看,我国农村的综合发展水平要大大地落后于城市。这些年来,尽管农业改革力度很大,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也取得了喜人增长,但许多地方的城乡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显著地扩大了。总体而言,我国广大农村既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

表7-3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年份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 城镇居民家庭
 绝对数(元) 指数(1978=100) 绝对数(元) 指数(1978=100)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1978 133.6 100.0 343.4 100.0 67.7 57.5
1980 191.3 139.0 477.6 127.0 61.8 56.9
1985 397.6 268.9 739.1 160.4 57.8 53.3
1990 686.3 311.2 1510.2 198.1 58.8 54.2
1995 1577.7 383.7 4283.0 290.3 58.6 50.1
2000 2253.4 483.5 6280.0 383.7 49.1 39.4
2004 2936.4 588.1 9421.6 554.2 47.2 37.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35

表7-3说明,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差距。2004年,我国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2936.4元,而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答9421.6元。在恩格尔系数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我国许多地方,近十多年来,城乡差别不是缩小了,而是在逐步扩大。在此情况下,国家必须适时调整城乡发展政策,对农村实行较大力度的倾斜,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差距。建国以来,国家长期坚持重点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政策,每年都要从农村收取比较多的税收来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结果使本来就很明显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
 大部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乡村财政入不敷出,多数属于“吃饭财政”,工农业产品之间明显的“剪刀差”使农民陷于贫困境地。建设新农村是非常必要的,但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巨大的资金缺口如何弥补?乡村两级财政可谓捉襟见肘,许多地方连维持日常运营都很困难,建设新农村所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 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逐渐缩小。近些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收。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由于农村经济起点偏低,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国家再用类似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 农民依靠种养业增收困难。从我国农业来看,小农经济的成分仍旧相当突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都比较弱,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还比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机械作业、农田灌溉等费用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大多数农产品还维持在比较低的价位,致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收困难。
 农业产业化推进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的困难在于,农民缺少社会化的组织,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模式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各种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方面困难重重。
 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有限。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就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对于弥补城市和工矿劳动力不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人主要从事低收入的简单劳动工作,而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则比较少。加上不少地方劳动力供过于求,结果使外出打工或者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有限,相当一部分打工者经济收入偏低。
 农产品价格偏低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种植业得不偿失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结果导致农产品大量减产。
 资源瓶颈是性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耕地依然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有限的耕地每年却以数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可用于灌溉的水源日益减少。
 长期以来,农业领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由于负担较重,收入增长缓慢,加上农业用地制度的缺陷,以及信贷困难等原因,农民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向农地投资。这些年来,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导致大量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甚多。
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使得习惯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农民难以适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卖粮难、卖猪难、卖菜难、卖果难时有发生,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小规模农户构成直接的威胁,我国全面加入WTO更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缺乏可靠的政策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必要的,但往往是政府的指令多,领导的指示多,但财政的支持少,科学的决策少。某些优质农产品在种植初期价位较高,但随着大范围的推广,价格往往一落千丈。良种生猪、优质棉花、反季节蔬菜等都难逃厄运。大多数农户通常随波逐流,一哄而起,缺乏理性的决策,政府在此方面更缺少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引导。
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有2亿多个农户,单体生产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根本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政府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也对家庭土地承包制形成冲击。实现农场化、专业化经营无疑是合理的发展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遭遇重重阻力,可能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 一系列新的因素造成农民的贫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形下,一些新的因素导致部分农民重新陷入贫困的境地。比如,高额的学费和医疗费,就是一般农民家庭所难以承受的。家人大病而住院治疗,遭遇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往往导致农民家庭濒于破产。
 对农民的不公正待遇导致“三农”问题难以解决。从理论和法律上讲,无论工人、农民、干部,还是知识分子,我国公民一律平等,农民与共和国其他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决不低人一等。但实际上,农民的实际社会地位要远远低于国家干部和城市居民。甚至在今天,还普遍存在着看不起农民、鄙视农村的社会心理。我国长期奉行的户口政策,对于农民来说,就是非常不公平的。
 农民缺乏有效的组织,难以维护自身利益。由于农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社会联系的局限性以及思想观念的保守性,我国农民并没有形成团结一致的群体,难以发挥集体优势,不足以有效地抵御外来的伤害,结果导致农民利益经常被侵犯,农民的劳动所得与其对社会的奉献严重地不对称。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是频繁遭受各种伤害的社会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相继出台了大量的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中国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社会对于“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农民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情和支持,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的清晰的发展路线图。中共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战略方针,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新农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文标题: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谋略-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变革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谋略-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变革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谋略-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变革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