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理论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理论地理学 > 气候模式

气候模式

时间:2010-01-29 02:1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气候模式

  气候模式不要求考虑微观的气候变化,也不要求深刻揭示小气候与地方气候特征的基本机理。气候规模的一般分类见表5-13。

  

  气候模式只对大气候的平均状况或趋势状况作出解析。因此它可以被考虑成为这样的概念:即它是在大尺度气候范畴内,对其结构与变化所实施的物理数学表征方式。其中主要涉及到大气,当然也必须考虑到大气—海洋—冰盖等各个子系统的偶合,以及与此有关的各个方面。比如大面积的陆地冰盖,在地球进化的历史中,曾经对地理环境的气候变化,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尚无一个模式能够最广泛地反映地表特性、生物因素以及其他有关要素互相作用的机制。这当然可以归结到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但同时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深度尚停留在一个有待提高的阶段。气候模式的动力学基础,可以归纳到制约该系统的动量、能量、质量的基本方程中去。而这些基本方程又同一些相应物理参数的基本信息,以及表达该系统特性和边界条件所必需的规定一道,共同阐明气候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于大气要素而言,这些关系写在表达水平动量守恒、热量守恒、质量守恒的一组方程式内:

  

  

  以上方程集合中,a假定为理想球体的地球半径:φ为地理纬度;λ为

  

  处规定,因变量水平风速VH的向东分量为u,向北分量为v,垂直通量为w。并且有w=dP/dt,P为大气压;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C为水汽凝结量;E为水分蒸发量;T为温度;Φ为等压面的地理位势;q为大气比湿;

  

  =RT一道(R为气体常数),全部的方程集合共同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动力学系统,其中变量u、v、w、T、q、α,以及摩擦力Fλ和Fφ,非绝热加热Q、净蒸发E和净凝结C,再加上必要的应特别说明的边界条件,还有地球物理常数,地球—太阳体系的几何结构,大气的组成,相对于海洋来说的大陆分布与地表高程等,均是气候模式所应当涉及的,也是气候模式建立或解算所必须给予的。以上的方程集合,叙述了速度(u,v)、温度(T)、湿度(q)随时间的局部变化,这是水平与垂直流动的结果。而这些流又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在球面上运动时所遇到的地转偏向力、压力、局部摩擦力、加热特性、湿度的源/汇效应等大尺度场的表现。

  以上方程集合中的最后一个(5.29),被用来确定垂直运动。所有这些方程,都附带有进一步的假设,成为现在已普遍应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同样,在陆地表面上的土壤内所含有的水分,或者在陆地表面雪盖的厚度,有时也可以被处理成为“因变量”,通过相应的方程集合,求出局部地区的净积累,并且作为降水、蒸发、表面径流和消融等的函数。

  应用大气的统计动力学模式(SDM),可以通过简单的能量平衡方程,模拟地理地带平均温度的分布状况。此种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值的比较已经由盖特斯(Gates)所作出,并表现于图5-13中。

  同时,他还模拟出了全球的反射率,其结果如表5-14。
  本文标题:气候模式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6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6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气候模式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气候模式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理论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