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教学论 > 地理教学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

时间:2011-03-19 22:2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地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理论是组织和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才能确定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现地理教学目的。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

对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直到今天仍在不断探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可以有不同的界定。

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都是认识世界或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主要是间接性的,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它在教师领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整个个性获得发展。如果不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就不能把握它的全体甚至会迷失它的方向,如果不具体揭示其特殊性,就会导致简单化、贫乏和偏差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所著《教学论探讨》中指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②。”他还说:“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的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毋宁说,是要他参与可能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教一个科目,并非要建立这个科目的许多小型的活动图书馆,而是要使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地思考,使他考虑问题时像一位历史学家所做的那样,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决不是一个结果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观点与布鲁纳略同,他认为:“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说,教学变成主要不是传递有待于贮存下来的信息,相反,它却是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能力④。”

借鉴国内外众多有代表性的教学论专家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见解,可以认为,地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地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活动过程。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多向传递,从思想、情感和行动上以地理教学目的为准绳,并作出积极的应答;同时采取适当的、有效的评价手段,以便取得调整和控制教学进程的信息,最终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及评价,并积极参与实施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从而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要揭示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除应以教学过程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外,还必须结合地理学科来加以认识和阐述。

(一)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教学宗旨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着的客观关系。地理学从产生时起,便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尽管涉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并不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唯有地理学。“从19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变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万变不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①。”人地关系理论不仅作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影响着地理学的发展,而且对地理教学也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在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的“人地关系”中,“‘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等”①。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包括人对“地”的依赖性和人所具有的主动地位,而地理学则着重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其反馈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对“地”的依赖性强,受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以及认识上的片面性,存在着过分夸大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倾向。在工业化阶段,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曾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有时违背自然规律,酿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苦果。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妥善地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为即将步入21世纪的地理学科展示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其本质内涵就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人地关系的内容,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是,知识结构和要求则有所不同。初中阶段,要求从区域地理角度,多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及其所出现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并归结到要使学生认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认识我国国情和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高中阶段,则以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加强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把地球视作人类唯一的家园,以人类为中心,去研讨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的地域关系,以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如地理思维能力,独立学习地理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等。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要求在认知水平上了解人地关系,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协调人地关系和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策划与行动。

(二)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和地理学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没有地图也就没有地理学科。地图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①,又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利用地图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因此也成为地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地图之所以成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一方面是由于地理学科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及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图本身具有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和功能。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包含着无机与有机过程、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其知识涉及的地域范围又是一个由乡土地理—国家分区—国家—大洲分区—大洲—世界—宇宙环境等组成的地理空间系统。首先,这样一个内容复杂、范围宏大的系统是无法让学生尽收眼底的。同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有很多是周期性的或长期、缓慢进行的,这也给学生的观察和认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地图用经纬坐标准确地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用各种符号表现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因此可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图或图册中)容纳大量的各种地理知识,比如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突破空间、时间的局限来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其次,不仅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纷繁、复杂,而且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很多本质的特征与联系又常常被表面现象所掩盖,难以为学生所认识和掌握。而地图则可根据地理教学的需要,运用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色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将其展现于有限的地图平面上,形象而又概括地阐明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规律性,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地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尽管语言具有直观的特点,但语言的形象性、感染力及其流畅自如这样一些品质,脱离视觉作用的参与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多种多样的地理事象的分布特点、景观特点、空间结构和数量关系等内容,只有运用图象和文字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形式,才能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学生正处于兴趣转化时期,他们的兴趣具有两重性,既有同具体、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和形象相联系的一方面,又有开始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地理现象本质成因发生兴趣与联系的一方面。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的运用,正适应了学生这两方面的兴趣特征。多姿多彩的地理图象和表现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的直接兴趣,将学生引入地理知识的“殿堂”;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由对直观形象的兴趣转入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即使兴趣由表层走向深层,由直接转入间接,并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地理内涵。从而也极大地改善了地理课堂结构,避免了因“满堂灌”所带来的学生注意力涣散和转移等问题,使地理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有张有弛、有节奏感的课堂结构美。

正是由于地图具有上述的功能,它才成为地理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与教学内容结合最为紧密的教学用具。因而地理教学与地图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成为地理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

(三)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科学。因此,地理教学必须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就是要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反映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及差异等等表现在地理空间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具体地说,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下述认识:

首先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任何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而一定的地域总是具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总要给地理事物打上一定的地域烙印。脱离了地域特定条件的分析,就脱离了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正确认识。唯有正确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地域性,才能避免对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认识上的主观性,避免用一般的结论去代替具体的分析,才能理解制定“因地制宜”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其次是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是由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同类地理事物之间,而且表现在不同类的地理事物之间;不仅表现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而且表现在不同时间的同一空间。对地理事物空间联系的方式、程度和过程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建设的失误乃至某些僵化思想的出现,恰恰说明不能忽视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既可以使学生懂得人类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地理学科与社会、与大自然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从而树立系统的观念,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能力,成为思维活跃、心胸开阔的人。

第三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虽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凝固不变的空间分布却是不存在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源于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空间联系孕育着空间变化。正如普雷斯顿·詹姆斯所指出的:“地球空间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的复杂联结,是变化的连续过程或事态序列的一瞬间的反映①。”正是对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的分析和探索,才使地理科学得以生存和发展。当代地理科学已从静态的描述转向动态的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了解变化的过程,分析变化的原因,关注变化的结果,探寻不利于变化的控制措施和有利于变化的实现途径,是地理学科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地理教学过程应当使上述的“了解”“分析”“关注”“探寻”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的活动,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的一部分。只有当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眼光再也不是静止的眼光时,他掌握的地理知识结构才会具有开放性,才会成为他们正在形成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此出发,他适应和认识发展着的社会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才会提高。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把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的首位。如果说,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特色,那么,它正是以地理空间概念为基础,通过空间想象并运用思维规律和方法,来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变化等概念的。

三、地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学习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学习者、材料(或问题)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②。”我们认为,在参与地理教学过程的学生、课程教材、教师等要素中,学生与教师是重要的具有能动作用的要素。认识并且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地理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地进行,并直接影响能否落实地理教学目的的关键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常常包办代替一切,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客体。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相反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解者,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存在两对主客关系,即“教师→学生”和“教师→教材”。对学生而言,也存在两对主客关系,即“学生→教材”和“学生→教师”。现分述如下: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担任着认识主体的角色,没有学生主体,教学活动就既无存在的意义,也不可能现实存在。这种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学生→教师”的关系中表现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是对地理学科有很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而不是迫于教师的责备、管教和考试等因素。独立性,就是不完全因循于教师框定的地理学习内容和方式,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能按照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支配学习时间,并用学得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创造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好奇多思,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答案,具有足够的自信和魄力,富于创新意识和独创精神。

学生主体作用的另一方面是在“学生→教材”的关系中,表现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深入钻研性。即不是死记硬背教材,而是主动自学教材,逐步学会归纳教材内容的要点或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体系,并能把地理教材中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汇贯通起来,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规律性联系;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未完成的主体,既不可能自觉实现社会要求,又难以按教学的规律去活动。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宏观而言,表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组织领导者,决定着地理教学的内容、形式、进程和效果;从微观来说,表现在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辩证转化中具有引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在“教师→学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与学生之间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差别与矛盾,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领会教学内容,随时调控师生之间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还应该主动创造条件,转化师生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迈进。

教师主导作用的另一方面是在“教师→教材”关系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掌握处理教材的主动权,充分利用不同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使处理后的教材内容,其规律、原理、层次、结构、重点、难度、深度和广度等符合全体学生的实际;并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教材所规定的任务。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洛夫认为:“构成教学过程动力的,是随着教的进行所提出的学习课题和实践课题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①。”必须指出的是,在学生与教材这对教学主要矛盾的解决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是一种中介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或者是等量齐观的并列关系,因为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以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并以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正如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这个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中,学生应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教师则应该处于相对的次要方面①。”因此,可以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属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第一重要的主体地位,对于指导我们的地理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过程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lun/2586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lun/2586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过程(2)
    欢迎你对地理教学过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教学过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