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地理探究式学习(2)

地理探究式学习(2)

时间:2010-12-17 15:2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4.2 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地理探究式学习可以分为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得出结论 (解释),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

4.4.2.1 提出地理问题

探究式学习也被称为 “问题导向式学习”,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因此,能否发现、提出对学生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探究价值高的问题对探究学习至关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硬件基础、师生水平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教师引导下发现、提出问题。

① 问题起于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地理问题,并对地理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

② 问题难易适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地理知识来解答。

③ 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

④ 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按新课程计划、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在灵活运用现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更需要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内容加工转化为探究性提问。例如:澳大利亚大陆四周环海,为什么气候却炎热干燥?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什么问题?这两个提问符合探究性提问的设计要求,采用这样提问的探究活动将既有趣又有益。

【案例4-4】 地理探究式学习的问题设计之一——生活情境问题

在学习欧洲西部的气候时,针对气候知识既抽象又枯燥、学生不易把握这一情况,可设计生活情境问题:假如你到浙江天堂伞业和青岛海尔空调市场开发部应聘,恰逢企业要在欧洲西部英国的伯明翰与波兰的华沙开发市场,根据气候的特性,你将怎样为公司设计销售分配方案,保证商品的畅销呢?这样的问题可使学生立刻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探究 (讨论)后,学生不仅会明确气候是产品市场开发的关键,而且能够掌握气候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4-5】 地理探究式学习的问题设计之二——实践探究问题

如在处理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两个与实践有关的问题:①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很重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因为这将影响房间的采光和受热情况,建筑部门也对楼间距规定了最小距离,开发商们就是以这一距离来设计建筑的。假设在北纬25°有一幢高楼,楼高为28米,现打算在它北面再建一楼,那么新楼与旧楼的间距不得少于多少?②现在有不少居民选择了太阳能热水器,我们有的同学家里也在使用,那么在安装热水器时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呢?它与楼顶应该呈怎样的角度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4.4.2.2 提出假设或猜想

假说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在全部学生或大部分学生形成共识即认可预期的问题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提出假说。

【案例4-6】 关于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的假设

根据课文中的阅读材料及教师补充、学生收集的材料,学生很容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东地区的冲突、战争特别频繁?”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方方面面的假设:中东地处世界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争夺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或资源分布不均匀);文化差异巨大(或内部不团结);中东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以及帝国主义、个别政治家的野心、利益追求等等。

另外,对于学生探究的人类早已发现的、成熟的知识内容,我们不易将其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所谓的假说往往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学生面前,而有些假说的进一步探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水平、教学时间等。因此,对于提出假说,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评述。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随机应变能力。

4.4.2.3 收集地理信息

收集有关信息是证明假设或猜想是否正确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提出论证设想,制定相应的计划,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和要求,以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多样性、全面性、可靠性等,然后通过各种途径 (如图书馆、因特网、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 (如查阅、实验、实地考察、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收集信息。为了让学生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站、书籍等。

【案例4-7】 关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探究

(1)给出资料:

① 一段关于法国突降大雪引起交通阻塞的报道;

②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③ 夏收季节天气与小麦收割的报道;

④ 寒潮天气预报,提醒市民增添衣服。

(2)让学生补充更多类似资料。

(3)让学生说明材料①②③④提供了哪些信息,并总结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4.4.2.4 整理分析地理信息

对收集的或已知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综合等,不仅对地理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相应的能力、思维。这些能力和思维对科学探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学生整理分析地理信息之前,教师应教给学生绘制各种图表的方法、适当的统计分析知识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文献综述、地图、各种图表、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整理和分析,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各种地理信息间的联系、差异,力图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阅读卡片 “地理课程标准”对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要求,“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也要求,“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案例4-8】 收集、整理、分析气候数据

(1)布置收集降水量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作业。让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的气象台 (站)收集当地降水量数据,填在表格中 (如当地没有气象台站,表中数据可以由教师给出),再让学生用表格的降水量数据,按下面的步骤 (注:绘图步骤是否给出,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2)在坐标纸上绘出一条直线作为x轴,并在其上标记12个月份。

(3)画出两条与x轴垂直的线作为y轴,加上雨量刻度;用立柱显示表中的雨量数据,形成降水量柱状图。

(4)让学生再以文字形式描述其降水特征,如降水及其季节分布、季节变化等。

4.4.2.5 解释 (得出结论)

解释是对假设或猜想的说明,把经过整理分析的地理信息与假说联系起来。说明时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特别是要求学生必须忠于事实,摈弃自己的主观倾向,客观地进行说明,不能只选择有利于假说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不利于假说的信息。对与假说矛盾、相反的信息也应进行解释,这有利于学生 “初步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一般情况下,学生探究的是人类早已发现的、成熟的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更多的体现为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4.4.2.6 表达与交流

在科学发展中,科学的假说应能够重复验证,应予以传播推广,因此,表达与交流显得日益重要。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意义重大,因而成为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人交流。”学生通过表达与交流,对结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全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见解。教师一是要创造一个融洽、开放、民主、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解释发表不同的看法,促进交流沟通;二是要注意把握好交流沟通的广度、深度、学生参与度;三是要参与表达与交流,对结论作出适当的评价,表达自己的看法。
  本文标题:地理探究式学习(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2206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2206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探究式学习(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探究式学习(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