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探险揭奥秘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探险揭奥秘 >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

时间:2010-01-29 01:37 来源:地理教师 作者:地理教师网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麦哲伦是历史上首次环绕地球航行的探险家,1480年他出生于葡萄牙一个贫穷、没落的贵族家庭,取名叫马加利扬斯。12岁那年,被国王选为侍童,常常随国王、王后出访。16岁进入国家航行事务厅工作,亲自接触日益兴旺的远洋航运事业。25 岁时,他到过印度和马六甲。在印度时,为争夺地盘,曾与阿拉伯商人发生冲突,三次受伤,便决定离开印度。途中,船只触礁,船员们被困在一个荒岛上,淡水和粮食奇缺,几乎死亡。后来,幸而得到救援船帮助,才脱险回国。通过这次远航,使麦哲伦萌生了环球航行的念头。此时,他已经有八年的海上航行经验。后来,他向国王禀报了环球航行计划。他说,如果从西欧向西航行,绕过南美洲,进入“南海”(现今的太平洋),便可直通东方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因为当时的香料价格高出黄金几倍,是贵族使用的豪华奢侈品,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但是这个计划遭到了国王的拒绝。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计划虽然在自己的祖国里没被采用,但却得到了邻国西班牙国王的支持。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召见麦哲伦,答应他动用国库资金装备五艘船只,提供探险队两年用的粮食和给养。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终于从西班牙的圣罗卡出发,登上了环球航行的征途。

    船队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了整整70天,抵达南美洲的东岸海角。身着鹦鹉羽毛服的棕色土著人,亲善地接待了他们。船队在这里歇息13天,带着充饥的食物,再驱船沿岸南下。

    船队驶抵一个大海湾,船员们以为这是一个可以缩短航程通往“南海”的海峡,个个高兴得欢呼起来。可是,当他们驶进海湾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条河流的出口处(在现今乌拉圭附近)。船队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风寒雪紧,船舷上都结了冰,水手们冻得瑟瑟发抖。3月,船队抵达圣胡利安港。这时,南半球冬天将要来临,麦哲伦决定在此停泊过冬。不料船队发生哗变,形势十分危急。在这样严峻时刻,麦哲伦凭他的足智多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计就计,表示接受谈判,一面作好了战斗准备,趁敌不备,突然袭击,迅速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利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风暴过后,两艘探路船张帆返航,向麦哲伦报告喜讯。焦急地等候着的船员们以隆隆炮声向他们表示庆贺。船队进入海峡,顺风而行。不料,在前方出现两条分叉水道:一条朝向东南,还有一条朝向西南。麦哲伦派“圣安东尼奥”号和“康塞普松”号向东南探航,一只小船向西南探航。几天以后,乘小船的人回来了,他们说看见了一个海角和一片海洋。麦哲伦听了高兴得热泪盈眶,便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希望角(现今的皮拉尔)。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麦哲伦高兴极了,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 20 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

    历经100多天平安无事的航行,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面包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尿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混浊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然而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热心的岛民们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做强盗。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生气极了,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表现出殖民者的凶残面目,在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样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一天,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以便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观看西班牙人,用椰子果、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特立尼达”号船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利基用马来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利基的意思。恩利基出生在苏门答腊岛,是12年前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去的。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恩利基与他们自由地交谈。这时,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

    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务大港口。麦哲伦表示愿意同宿务岛的首领和好,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务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短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教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插手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由于水中多礁石,船只不能靠岸,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便涉水登陆。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可是攻不进去。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边打边退,岛民们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烧毁这个村庄,以扰乱人心。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掷来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奋不顾身,纷纷向他投来了标枪,或用大斧砍来,麦哲伦就在这场战斗中被砍死。

    麦哲伦死后,他的同伴们继续航行。

    1521年11月8日,他们在马鲁古群岛的蒂多雷小岛一个香料市场抛锚停泊。在那里他们以廉价的物品换取了大批香料,如丁香、豆蔻、肉桂等堆满了船仓。

    1522年5月20日“维多利亚”号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这段航程中,船员减少到只剩35人。后来到了非洲西海岸外面的佛得角群岛,他们把一包丁香带上岸去换取食物,被葡萄牙人发现,又捉去13人,只留下22人。

    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返抵西班牙,终于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当“维多利亚”号船返回圣罗卡时,船上只剩下18人了。他们已经极度疲劳衰弱,就是原来认识他们的人也分辨不出来了。他们运回来数量十分可观的香料,一把新鲜的丁香可以换取一把金币,把香料换取金钱,不仅能弥补探险队的全部耗费,而且还挣得一大笔利润。

    如今当我们翻阅世界地图时,或者凝视着地球仪时,脑海里总不时浮现起麦哲伦的身影和他们经历千辛万苦,完成历史性的环球航行的创举。在地理学史上,留下了他们应有的功绩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标题:麦哲伦环球航行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aomi/598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aomi/5981.html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
    地理探险揭奥秘:麦哲伦(3)环球航行(2)
    欢迎你对麦哲伦环球航行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