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几种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4)

几种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4)

时间:2010-05-30 16:33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 五、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

?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有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和易于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的,具体说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实施与评价这五个程序。(1)建立组织。成立课程委员会或相应的组织,不仅为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必要的组织保证,也是向社会作宣传,以获得支持和服务,促进融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成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学生及其家长的代表、社区人士代表,并且要体现出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2)现状分析。现状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等环节。需求评估是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区和社区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因素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资源调查的目的是要弄清楚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限制。问题反思则是要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间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3)目标拟定。目标拟定一是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二是要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方案编制。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也就是说,首先学校必须把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并置于整个学校课程计划之中来进行规划。(5)实施与评价。学校要根据所编制的方案和具体的实践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评价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及促进学生及教师发展的原则来给予评价。

? 案例14台湾G中学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大事记

?  有一所中学(以下简称G中学)坐落于台湾台北县城郊,成立于1979年,建校之初,是一所师生员工仅300余人的乡村中学。1999年G中学的师生人数已达到700余人。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学校一度校园荒芜,教育秩序混乱,学生暴力事件不断,对于这样一所薄弱学校,1991年上任的新校长以课程作为切入点,在学校内进行了一系列历时长久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了巨大变革。

?  1992—1993学年

?  方案名称:优质校园文化

?  方案目标:(1)整治校园环境,旨在营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优美环境;(2)重建德育工作。

?  统管部门:校长、德育处及总务处

?  课程实施情况:整治校园环境包括动员全校师生、家长义务工一起美化环境,更换老式的教室格局,开展“话我校园”、“画我校园”等活动。在德育方面,G中学树立了新的德育工作哲学,移用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哲学”的理念,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不是在消极被动地解决问题,剔除“问题学生”,而是意在改善学校文化的产生系统,建立一个稳定的校园。在这样的德育哲学指导下,G中学举办了大量活动。如“小领袖训练营”、“G自治市”,通过学生自治团体的建立,一方面让学生熟悉民主政治的动作模式,另一方面也协助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此外还配合台北地区的文艺活动,与兄弟学校共同开展棋类大赛、球类活动等。

?  1993—1994学年

?  方案名称:社区学校与社区总体营造计划

?  方案目标:培育社区人才,发扬社区文化,建立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社区。

?  统管部门:校长与德育处

?  课程实施情况: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G中学与毗邻的G小学全体教师与两校家长会联合,共同成立了“G基金会”。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水平,团结社区居民一起来关心社区的学校教育。1994年起,G中学认识到社区凝聚力、社区文化的形成并不等于开办社区文艺活动,只有将社区营造活动转换成一套学习的机制,才能实现学校与社区的整合。因此,基金会进一步树立了“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目标,作为学校教育为社区进行总体服务的切入点。将学校定位为“社区学校”,学校教师定位为“社区教师”。学校的办学宗旨确立为“培育社区人才,发扬社区文化,提供公共空间,建立社区学习机制”。这种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的理念,孕育了学校后来以社区历史、庆典文化与生活方式为教材的技术课程,推动了“社区资源勘察”、“王公文化祭”等课程方案的产生。

?  1995—1996学年

?  方案名称:学校之光、班级之华——班级集体营建

?  方案目标: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营造有能力的个人、有魅力的班级与有魅力的学校。

?  统管部门:德育处

?  课程实施情况:该活动将社区建设的基本操作模式用于学校的班级建设,以学校为社会,以班级为社区,希望发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相互合作,建立自己的班集体。活动历时一个学期,设定了18个主题,利用班会时间实施。首先,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对自己班级未来发展的梦想进行描述;第二,开展社区、学校和班级资源现状的调查,修正梦想,制定各班的班级整体营造计划;第三,撰写各班的班级宣言、班徽、班服等;第四,教师协助学生逐步实现班级的梦想,并配合班刊的出版、各种班级活动的设计等,进行校内宣传。

?  1996—1997学年

?  方案名称:海阔天空课程实施方案

?  方案目标:提高学生的成熟感与自信心,增强追求知识的动力。

?  统管部门:教务处

?  课程实施情况:当时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对中途辍学、严重违反校规及高智商低成就的学生实施“高关怀学生弹性分组教学方案”,为了配合这个方案,让低成就的学生找回自信,也为了让全校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G中学对课程进行重新调整。从文体课程中抽出6课时,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二、三节作为社团活动时间,由全校学生按志愿选择社团,进行跨年级、跨班的社团活动。该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酝酿,自1996年下半学期正式实施。

?  1997—1998学年

?  方案名称:亲近G社区——乡土教育计划

?  方案目标:引导学生认识G社区历史,亲近家乡土地,寻找家乡的光荣。

?  统管部门:社会科教学组教师

?  课程实施情况:活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办教师学习组,让教师先了解活动的背景并在课堂上随机穿插这些知识;第二阶段是观看影片《穿过婆家村》,让学生对南园的拆迁有较具体的认识;第三阶段由校长带领“乡土文化社”抢救南园的文物,移至学校保存;第四阶段是整个方案的重头戏,到南园实地考察。全校师生到南园探访,了解当地居民的感受,并邀请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介绍百年古镇的历史、建筑风格和农村的生活风貌。

?  1997—1998学年

?  方案名称:王公文化祭(1)

?  方案目标:实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了解、反省社区文化的?意义。?

?  统管部门:德育处

?  课程实施情况:“迎王公”是G中学所在社区的重大庆典活动。“王公文化祭”活动分四个阶段:第一,教育准备阶段,利用晨会课和相关的课程,邀请熟悉地方历史的社区人士带领学生追溯祭祀的历史,深化学生对祭祀意义的认识;第二,创意提出阶段,让学生提出各种创意活动;第三,展示阶段,展示各班的庆祝活动,如照片、史料、祭祀器物、绘画创作展览等;开展历史剧、趣味问答、家乡祭典演讲比赛等活动;第四,体验阶段,实际参与社区祭典,引导学生对祭典文化进行深层思考。

?  1998—1999学年

?  方案名称:王公文化祭(2)

?  方案目标:实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了解、反省社区文化的?意义。?

?  统管部门:德育处

?  课程实施情况:基本模式同王公文化祭(1)相似,再结合淡水五月节活动、新港国际儿童艺术节活动。


  本文标题:几种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34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343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几种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几种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