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

时间:2010-05-30 16:28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五节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
?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成果是要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以作为研究过程的积累,并通过成果间的相互交流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成果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更富于个性化、个人化。除了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之外,还可以采用记述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撰写教育自传的形式。

?  一、研究报告

?  根据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可以有不同性质的研究报告,如理论性研究报告、文献研究报告和实证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报告又可以分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以及综合性研究报告。一般来讲,撰写教学研究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研究和写作实践中,特别是在谋篇、构段方面的大量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教研报告的书面格式。就实证性教研报告来讲,基本格式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简介部分;二是正文;三是参考文献和附录。

? (一)简介部分

?  简介部分包括题目、作者或课题组名称和摘要。题目应当清晰、明确,读者一看就知道这份报告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例如:“对××校1 340名男女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份调查报告,它清晰地表达出几层意思:研究对象与范围——该校 340名男女学生、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学习能力。一般教研报告的题目都要对这几方面作以描述。作者或课题组均要署真实的名称。在署名之后、正文之前有一段独立的文字,概括性表达整篇研究报告,力求简洁、清晰。

? (二)正文

?  正文部分又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几个互相关联的部分。(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要写明选择本研究题目的原因以及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研究的,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也就是说它有什么价值,还要对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进行界定。(2)研究方法与过程:不同的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要结合具体研究描述在研究中运用了哪些方法,要结合研究方法把研究过程交代清楚。(3)结果与分析:不同性质的研究报告有不同的分析方式,定性资料可以用文字形式来表示,定量资料可以用图表或数据来表示。(4)讨论:讨论这部分可以充分表达研究者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求证是什么的“结果与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以及“怎么办”。(5)结论:研究始于问题,这里就是要对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 (三)参考文献和附录

?  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有关文献应在这一部分逐一加以注明,让读者了解研究所采用资料的来源。注明参考文献和附录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应真实、准确。

?  二、教学叙事

?  教学叙事是以课堂教学为摹本的,但它不是完全的教学叙事。教师如果只是刻板地记录教学实况,就失去了反思与行动的价值。因为“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带有反思性标志的语言,如“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教师的反思同时是下一步的行动,反思和行动是互相关联的。

?  教学叙事有反思,但不能写成教育论文。叙事性是它的特点,个人化的叙事可以唤起读者的体验,引起共鸣。有些教师在写教学叙事时感到无话可说,原因之一可能是某些观念的潜在影响,教师的自我还没有完全发展开来,不能产生个性化的教学与反思。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缺乏行动,行动是思想的源泉,只有在行动实践过程中,教师才能深有感触。

?  教学叙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行动能力,改进教学,它并不排斥与其他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合作文化,采用集体备课的制度或者公开课的制度,激发教师科学的设计教学,并与别人进行互动式的沟通。深度的沟通会引起更多的反思,教师的叙事才能更为深入。
  本文标题: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34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342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成果表达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