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3)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3)

时间:2012-10-26 08:5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190引水渠  亦叫引水工程,它包括渠首工程和在地区间开挖的输水渠道。渠首工程是从河流或其他水源引水进入渠道的工程,一般分为自流和提水两类工程。自流渠首又可分为有坝的和无坝的两类,有坝的在河流上筑拦河坝抬高水位,这两类渠首工程都有进水闸,冲沙闸或沉沙池等建筑物。提水渠首工程建有抽水站和压力水池等。

3191自流灌溉  灌溉水源的水位高于田面时,由于重力作用,水经渠道自动流入农田,叫自流灌溉。在地势的倾斜方向与河流流势一致的地区,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如我国宁夏平原地势自南向北微微倾斜,而黄河从南向北从这里纵贯,河套平原特别是后套平源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斜,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因此,这两个平原的地势特点非常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

3192井灌  是打井汲取地下水灌溉农田的一种方式。为合理充分利用地下水补充地面水不足的重要措施。在地面水较多的渠灌区,亦可发展井灌,实行井灌与渠灌相结合,提高灌区抗旱能力,促进农田高产稳产。在存在盐碱化威胁的地区,井灌可以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防止土壤盐碱化。地下水包括井水和泉水。井可分浅层井和深层井。

3193渠灌  即“地面水灌溉”,或叫“地面灌溉”。是将河水、湖水、渠水或水库的水引入田间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有漫灌、淹灌、畦灌及沟灌等四种不同方式。漫灌是在田间任水漫流的一种粗放的灌溉方式,缺点较多,造成浇地不均,破坏土壤结构及造成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现象,而且浪费水。淹灌是在田间保持静止水层,借重力作用,使水渗入土壤,适用于水稻田。畦灌是把田面用土埂修成畦,水在畦内顺坡流动、形成薄水层,在流动过程中水逐渐渗入土壤中,适用于小麦、谷子等窄行距密种作物的灌溉。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沟流水,借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不破土壤结构,这种灌溉法节约水量,适用于棉花、玉米等宽行距作物灌溉。地面灌溉要注意有灌有排,灌溉渠和排水沟必须严格分开,防止土壤盐碱化。

3194喷灌  又叫喷洒灌溉。喷灌是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或水的自然落差(高水低用),使水通过喷头(或喷嘴)射到空中,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的灌溉方法。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等部分组成,设备可以固定也可是移动。喷灌的突出优点是:(1)节约用水,喷灌浇水均匀且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因此,一般可省水30—50%。(2)节约劳力,喷灌是机械化灌溉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3)提高产量,喷灌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便于控制土壤水分,冲刷茎叶上的尘土,有利于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

3195 坎儿井  是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从山地水源处挖一暗渠,长度不一,最长可达20—30公里。顺着地势的倾斜面每隔20—30米,挖一个通向地面的竖井,各竖井的深度随着山坡下斜度逐渐变浅,井与井之间在地下互相沟通。上游的水顺着愈来愈浅的许多井底流出地面,进入明渠灌溉农田。坎井主要流行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哈密一些干旱地区,在中亚和西亚等干旱地区也有。在干旱地区坎儿井能防止水分蒸发,井与井之间可以不断增加水量。在没有充分廉价电力提供钻井抽水灌溉的情况下,在水文地质条件合适的地方,是一种利用地下水灌溉的良好方式。但坎井投资大,施工期长,每年要掏修,在地表径流较多的地区,没有必要发展这种灌溉方式。

3196土壤墒情  墒指土壤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根据土壤的相对湿度可以知道,土壤含水的程度,还能保持多少水量,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土壤湿度大小影响田间气候,土壤通气性和养分分解,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土壤湿度受大气、土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在野外判断土壤湿度通常用手来鉴别,一般分为四级:(1)湿,用手挤压时水能从土壤中流出;(2)潮,放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可搓成土球或条,但无水流出;(3)润,放在手上有凉润感觉,用手压稍留下印痕;(4)干,放在手上无凉快感觉,粘土成为硬块。

3197粪肥  泛指人粪尿、土粪等肥料,是有机肥料的一种。人粪尿含有氮、磷、钾等养分。含氮较多,约0.5%。在新鲜人粪中以蛋白质为主,新鲜人尿中以尿素为主。人粪尿需腐熟后施用。肥效较快。一般用作追肥,也可作基肥。土粪是我国北方的一种农家肥料。由粪尿掺土(或用垫圈土)杂以少量干草、植物、污水等堆制而成,一般宜作基肥。

3198有机肥  由有机物质组成的肥料,是用绿色植物体、植物残体、作物秸秆杂草、人粪尿、牲畜粪、鸟粪、禽粪、垃圾等有机物质做原料,采用沤制法(在厌气条件下腐熟)、堆积法、高温发酵腐熟等方法,加工处理而制成的肥料。有机肥一般含有多种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养分。施用有机肥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并可以改良土壤的性状,培养地力,提高作物产量。有机肥料的种类很多。有厩肥(圈肥)、绿肥、堆肥、粪肥、沤肥、胼肥等。

3199绿肥  以新鲜的绿色植物体直接施用的一种有机肥料。可分野生绿肥、栽培绿肥和水生绿肥三种。野生绿肥包括各种鲜嫩的山青、野草等;栽培绿肥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蚕豆、苜蓿、草木樨、田菁等;水生绿肥如绿萍、喜早莲子草、大藻等。绿肥含有多种养分和大量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培养地力,促进土壤熟化。栽培豆科绿肥作物,通过根瘤菌的作用,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加土壤中氮素养分。施用时可直接翻入土中,也可作沤肥的原料,经过沤制再施用。大部分绿肥也可用作饲料。

3200化肥  全称化学肥料。是以矿物、空气、水等为原料,经化学及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包括氮肥(氮素肥料)、磷肥(磷素肥料)、钾肥(钾素肥料)、镁肥、铜肥、锌肥、锰肥及复合肥料等。氮肥根据氮的化合形态分为铵态氮肥(如硫酸铵)、硝态氮肥(如硝酸钠)、酰胺态氮肥(如尿素)、氰氨态氮肥(如氰氨化钙)、蛋白质态氮肥(如饼肥、毛屑)等。适量施用氮肥可使作物茎叶繁茂,分蘖增加,子实饱满。磷肥可分为天然磷肥(如海鸟粪、兽鱼骨粉等)和化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适量施用磷肥,能促使作物发育早熟,增强抗寒能力,并提高产量。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等。钾肥大都能溶于水,肥效快,易被作物吸收,适量施用钾肥能使作物茎秆粗壮坚韧,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寒、抗旱、抗病害的能力。复合肥料一般指含氮、磷、钾三种或其中两种要素的化肥,如磷酸铵、硝酸钾、硝磷酸钾等,复合肥料能同时以几种不同的养分供给作物,贮藏运输也较方便。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69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69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