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16)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16)

时间:2012-10-26 08:5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360 珍珠  某些海水贝类或淡水贝类(如马氏珍珍贝、三角帆蚌等),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分泌物形成与贝壳珍珠层相似的固体粒状物。具有明亮艳丽的光泽。可作装饰品或药材用。由海水贝类生成的称“海产珍珠”,淡水贝类生成的称“淡水珍珠”。现在都可用人工方法使贝类生成珍珠”。将珍珠磨成粉末,即“珍珠粉”,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日止痛、收敛生肌等效用。

3361 海参  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通称。我国沿海产的海参约6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余种。是一种名贵海味。一般经去内脏、煮熟、拌草木灰、晒干后制成干制品。制品有光参、刺参两类。

3362 海带  褐藻门,昆布科。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最长可达7米。基部有固着器,树状分枝,用以附着海底岩石。生长于水温较低的海中,我国北部及东南沿海大量养殖。富含养分和碘质,可加工成干制品供食用和药用,还可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

3363 紫菜  红藻门,紫菜科。藻体呈片状,紫色或褐绿色。形态随种类而异。固着器呈盘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重要的有甘紫菜、条斑紫菜、坛紫菜等。我国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养殖。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物质。供食用。

3364 青鱼  亦称“黑鲩”、“螺蛳青”。鱼纲,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长可达一米余,重达100斤以上。青黑色,鳍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臼齿状。底层栖息,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4—5龄性成熟,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个体大,生长迅速,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主要产在长江以南平原地区的水域。

3365 草鱼  亦称“鲩”,“鲢”。鱼纲,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长可达一米余,重达70斤以上。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梳状。底层栖息,以水草为食。3—4龄性成熟,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可人工繁殖。鱼苗易得,生长迅速,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

3366 鲩  即“草鱼”。

3367 鲢  亦称“?”、“白鲢”。鱼纲,鲤科。体侧扁较高,长可达一米余,重达70斤。银灰色。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部在腹鳍前后均具肉棱。胸鳍后端伸达腹鳍基底。栖息于中上层,以海绵状的鳃耙滤食浮游植物。性活泼,善跳跃。三龄成熟。可人工繁殖。食饵易得,生长快,个体大,为我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

3368 鳙  亦称“鰫”、“花鲢”、“胖头鱼”。鱼纲,鲤科。体侧扁较高长可达一米余,重达90余斤。背面暗黑色、具有不规则小黑斑。头大,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部从腹鳍至肛门肉棱,胸鳍末端伸越腹鳍基底。栖息于中上层,以细密的鳃耙滤食浮游生物。性较和缓。四龄以上成熟。可人工繁殖。生长快、食饵易得,为我国主要淡水鱼类之一。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

3369 鲤  鱼纲,鲤鱼科。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一米左右。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须两对。背鳍、臀鳍均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锯齿。底层栖息,杂食性。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地淡水中都产。生长迅速,生活力强,能耐高温和污水,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我国养鲤已有2400余年历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适宜于稻田饲养。鳞可制鱼鳞胶,鳔可制鱼鳔胶,内脏和骨可制鱼粉。鲤鱼的饲养品种颇多,常见的有:“镜鲤”,皮肤光滑,仅侧线部和背、腹部有少数大型鳞片;“草鲤”,皮肤绿黑色,无鳞;“荷包鲤”,体短,头大,腹部圆突,含脂丰富;“红鲤”,体色红,或有黑白斑,供观赏用。

3370鲫  古称“”,亦称“鲋”。鱼纲,鲤科。体侧扁,稍高,长达20余厘米。背面青褐色,腹部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锯齿。杂食性。分布广,我国各地淡水中都有繁生,能耐寒温和污水。肉味鲜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之一。变种金鱼,经长期驯养,选育出许多品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鱼类。

3371团头鲂  亦称“武昌鱼”、“团头鳊”。鱼纲,鲤科。体高,侧扁,呈菱形,长达40厘米,重达六斤。腹面后有肉棱。头小,口宽,上、下颌无角质突起。银灰色。鳞毛基部灰黑,边缘较淡。下层栖息,草食牲。肉味腴美,脂肪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静水养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是优良养殖对象。原产于湖北梁子湖,现已移殖各地饲养。

3372银鱼  古称“脍残鱼”。鱼纲,银鱼科。体细长,透明。头平扁。口大,两颌和口盖骨常具锐牙,背鳍和脂鳍各一个。体光滑,雄鱼臀鳍上方具一纵行扩大鳞片。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以小型甲壳类为食。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和越南沿岸以及苏联的萨哈林岛。我国银鱼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间银鱼等。间银鱼上海俗称“面丈鱼”、“面条鱼”,3—4月在长江口区产卵,渔汛颇大;太湖新银鱼简称“银鱼”,为太湖,淀山湖等地春季重要的捕捞对象,产量颇多。供鲜食或晒制鱼干。

3373鳇鱼  亦称“青海湖裸鲤”。鱼纲,鲤科。体延长,侧扁,长达60厘米,重达十斤。灰褐色。口下位,无须,下颌前缘无角质突起。咽头齿两行。背鳍起点距吻端和距尼基约相等。除胸鳍上方以及自腹鳍基底至臀鳍两侧具大鳞外,余皆裸出。主食水生昆虫等。为冷水性淡水鱼类,在咸淡水中亦可生活。分布于我国青海。为当地重要经济鱼类。肉味鲜美,干制品行销各地;但在繁殖期卵巢含毒素,食之能引起腹泻。

3374 梭鱼  亦称“赤眼梭鲻”。鱼纲,鲻科。体近圆筒形,长达50余厘米。银灰色,眼上缘红色。头宽,稍扁平。口端位,平横。下颌前端具一突起,上颌中央具一凹陷。眼睑不发达。背鳍两个。栖息近海及河口河,有时也进入淡水,摄食泥沙中的硅藻、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物。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鱼苗易得,生长较快,为华北主要港养对象。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1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69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69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1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农业(1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