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4)

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4)

时间:2014-08-01 07:1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客观与主观兼容——材料情境题的编制
  1、材料情境题的特点
  材料情境题是由传统的问答题演变而来的,兼容客观性测题和主观性测题的特点,包含选择、填空、简答、读图、填图、绘图等多种答题形式和功能的复合式题型。材料可由文字提供,也可由地理图像构成。材料情境题的特点是:
  (1)考查的知识跨度大、功能全面。这种题型一般设问的角度新颖、内容广泛,设问内容既可包括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演变和地理名称等感性知识,又可包括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理性知识,从自然到人文、从国内到国外、从远古到未来,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试题多以提供地理信息资料、设置解题情境、地图、图表、示意图为切人点,以读图分析为主要线索,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设问的形式包括叙述、说明、解释、对比、分析、推论、应用、评价、预测等。答题的形式也有填充、填表、连线、选择、填图、绘图、判断等多种式样,并且向小型、系列、分层发展,要求学生逐一解答,既引导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有利于控制学生漫无边际胡猜乱答。有的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由于材料情境题是多种类型试题的组合,因而试题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出现跨学科的材料情境题,更使这一题型显现出勃勃的生机。
  2、材料情境题的编制要领
  (1)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心,通过考生对情境性材料的分析,并小步骤地解答若干问题,反映出对某一地理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择的情境性材料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与确定的测量目标相符。若材料过于复杂繁难,容易超过教学目标的要求。材料过于简单,则会使试题变成对地理常识低层次阅读能力的测验。材料若是学生已学过的或是直接从课本中转录下来的,就变成了记忆能力的测量,属低级认知目标,失去了运用材料情境题的意义。编制这类试题可以先从有关资料中收集素材,然后再改写,使其能适合所需要测量的目标。
  (3)尽可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情境性材料编制试题,如地图、短文、表格、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等。但是,提供的情境性材料必须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阅读能力,是学生所熟悉的,可以理解的。
  (4)情境性材料的长短要与试题的数量保持适当的比率。若材料很长,而需回答的试题只有一两个,就会造成测验时间的浪费。一般地说,情境性材料应是简短而有意义的。一方面情境性材料愈短愈好,这样可以减少阅读能力对测验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所采用的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慎重地删略不作为学生思维素材的内容,不可使材料失去完整的意义。
  (5)设问的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绘图、填图等,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对情境性材料的理解能力。设问的层次应有渐进性,即保持由易到难的梯度,有利于测试学生对地理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原理、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有区分度的成绩。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8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