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3)

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3)

时间:2014-08-01 07:1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填空题及其命题原则
  填空题通常由一个未完成的陈述句构成,其中空出一处或几处,要求学生填出恰当的字、词、短语或数据。填空题也是各类地理测验中应用较多的题型。
  (1)地理填空题的编制要领
  填空题空白处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某个问题的关键性词语,如重要的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概念等。必须杜绝没有考查意义或测试价值的填空题,因为这类题只会降低测试的有效性。填空题要从记忆型向思维型转化,即命题不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回忆重现课文内容,而是要求经过思维显示其概括抽象的能力,提高这种填空题的智力价值。
  填空题作为客观性试题,与选择题相比,答案的惟一性不是很强,因此必须注意空白处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作答,保证填空答案的惟一性,杜绝一空多解的现象。
  要尽量避免照搬照抄教材原文,应自己重新组织文字。
  填空题空白的长度力求大体一致,以避免因长短有别对学生起到提示作用。一道填空题的空白数量不要太多,否则会使题意不明确。
 (2)地理填空题常用的形式和类别
  根据填空题的信息情境的新旧以及被加工改造的程度,可以把填空题分成四大类,即情境再现型、信息转化型、信息间断型和新情境型。
  情境再现型
  这类填空题是指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原学习情境一致或基本一致,试题所包含的信息基本上是原样再现。解决情境再现型试题时所涉及到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它所考查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识记能力。
  信息转化型
  “信息转化”的填空题有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问题情境所包含的信息经过了重新组织重新排列,或被加工改造,图文之间双向转化,区别于当初的学习情境。信息转化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学生反应信息(即回答的答案)的转化,这种转化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对原学习材料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重新组织、重新排列,从而反映出把教材内容中冗长部分转化成较简略或较抽象的术语的能力。
  信息间断型
  “信息间断”的填空题,在这里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问题情境所包含的信息中,“已知条件”信息与“目标”信息之间存在着空隙或差距。“信息间断”的填空题的测试目标就是考查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有目的地延伸各种趋向或趋势的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新情境型
  这类填空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问题情境的新颖性,它是学生从未体验过的;二是它要求学生能应用抽象的原理、通则、概念解决问题。设置新情境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现在单独设置填空题的现象已日趋少见,但是填空题并没有消失,而是渗透到材料情境题之中,因为这些试题的作答过程常常是读图、分析、填空,填空成为非常关键的操作。这就使填空题这一传统的题型具有了新的生长空间,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并显现出其应用范围广,答案惟一的优势。
  从心理学角度看,填空题毕竟要比某些在再认基础上作答的题目要涉及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综上所浅,填空题的命题依然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倡编制更多更好的信息转化型、信息间断型和新情境型填空题。
  
  (二)主观性测题的编制
  主观性试题由自由应答式的题目组成。所谓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学生可以自由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以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这种自由同时也导致评分时主观色彩的渗入。这类题目一般包括材料情境题中的开放性问题、综合测试中的论述题、活动课程中活动设计等题型,在地理学科中多问答题。
  与客观性试题的编制类似,主观性试题的编制既有其一般的命题原则,又有不同类别各自的特点。
  1、主观题命题的一般原则
  (1)测题应考查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问题。对限制性测题而言,每一道题都应考查某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而不该是琐碎的东西。而对自由应答式题目来说,由于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应以地理中的核心内容(如人地关系、空间概念等)为测验内容。
  (2)要把问题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测题应多选用新材料,以免学生凭机械记忆作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要给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余地。自由应答式主观题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应充分发挥其特点,编制开放性试题。
  (4)要使答案的复杂程度与学生的成熟程度相符。学生年龄不同,思想成熟程度一般也就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制定评分标准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问答题及其命题原则
  问答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题型。它可分为简答题和论述性问答题。简答题设问中心突出,要求考生在有限的字数内简要回答问题。论述性问答题,往往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需要认真分析、抓要害、逐步解答。
  问答题的编制要领:
  (1)突出地理学科重点内容。一份好的地理试卷,应当全面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这除了通过客观题和主观题中的部分简答题来保证试卷的覆盖面以外,还应当编制能够测量较高层次的地理学习水平的论述题,以突出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内容,使考查重点和教学重点基本吻合。
  (2)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避免照搬教材原文和使用成题。这类测题应当是地理知识灵活而又有机组合的应用,其内在联系是相对隐蔽的,需要考生在彻底弄懂弄通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有利于考查考生掌握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促使地理教学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
  (3)题意要明确无歧义,使考生易于了解答题的要求,设问不要过于笼统。
  (4)要尽量选用适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内容,以保证对复杂的认知目标的测试。要尽量避免使用“是什么”、“在哪里”、“有哪些”等词语来编制问答题,因为这类词语通常只能测量较低的认知目标。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8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教学中的纸笔测验(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