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19)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19)

时间:2014-07-15 09: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74.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集成电路生产厂属电子工业类,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人才及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由此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 C。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7~9题。
高考地理试题城市75.(2009年高考福建卷)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右下角图例可知苏州市有省辖市、县(市、区)、乡(镇)3个城市等级。苏州市服务范围最广。常熟、张家港,太仓是等级相同的中心地,服务范围不可能层层嵌套。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可使苏州的服务范围延伸到对岸的南通,故服务范围扩大。
76.(2009年高考福建卷) 与I、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答案】B
【解析】与I、Ⅱ走廊相比.Ⅲ走廊穿过的城市等级低,规模相对较小,因而在市场、科技、工业基础等方面与I、Ⅱ走廊相比没有优势,但由于Ⅲ走廊靠近长江,发展港口条件好,水运便利,即选B。
77.(2009年高考福建卷) 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答案】C
【解析】要使Ⅲ走廊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该走廊中城市的建设,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而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使它们竞争力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要加大该走廊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该走廊的矿产资源匮乏,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不切实际,即选C。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化和工业化。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1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7.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1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1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