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经济地理 > 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2)

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2)

时间:2010-01-29 02: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建国初的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由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建设方针、包括工业建设布局方针基本正确,特别是由于党和政府的号召力和卓有成就的组织,整个国民经济、其中包括工业,获得了很高的增长速度(工业年平均递增17.8%)。

  “一五”时期的工业投资,明显地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工业基本建设总投资中,冶金工业居第一位,占18.6%,其次是机械(主要是军工)、煤炭、电力、化学、石油,加上森林与建材工业,重工业部门的总投资约占89%。轻工业中以纺织工业为主,其次是食品工业中的制糖工业。

  2.60~70年代

  1957年反右斗争中滋长起来的“左”的思想很快带到经济建设中,改变了经济的发展进程。1958年制订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一步强调了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倡导各地区,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导致经济建设发生了重大失误。即全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失去控制,较之“一五”时期增长了二倍。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期间全国施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21.6万之多,新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大办“小土群”,工业遍地开花;实行“以钢为纲”的方针,钢铁生产指标一再提高。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新建、扩建“一五”期间开工的几个大型钢铁基地;另一方面,又集中大批财力、物力,先后开始建设酒泉和攀枝花两大钢铁基地。投资一再上升,财政赤字大量增加,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这种情况迫使1961年开始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规模:1961年由1960年的388.7亿元降至127亿元,1962年又降到71.26亿元,数以万计的工程被迫下马。“大跃进”欲速则不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整个“二五”期间,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只有1.63%。越是投资增加幅度大的省(区)市,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愈低,有少数重点投资省如四川省出现了负增长。

  60年代初期,就在国内掀起“大跃进”的群众运动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时候,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全国突击进行“三线”建设。1963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初步讨论“三五”(1966~1970)计划时,曾想要解决好农轻重问题和吃穿用问题,但这个想法未能得到实施。“三五”时期全国投资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投资重点向既不是沿海、也不靠近北方的“大三线”地区转移,并从单纯国防观点出发,不讲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在1970年3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建立地区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方针,提出“四五”期间要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特别是要将内地建设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地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经济效益如何,纷纷大搞重工业,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

  在1969~1972年期间,“三线”建设达到高潮。由于政治的动乱、建设部署失当等原因,国民经济状况愈来愈糟,工业发展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5%~7%。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立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1973年1月,国家主管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计划。引进项目主要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和电站设备,其中包括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化肥设备,4套大化纤设备,3套以乙烯裂解为主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设备,一个烷基苯厂,43 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型电站,一米七轧机及部分附属设施,透平压缩机和燃汽轮机等。这些是我国70年代建设计划安排的重点,至1977年底,基本建成,这对于改善当时国民经济严重的失调局面,增强经济实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标题: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5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