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100次地理探险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100次地理探险 > 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

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

时间:2010-01-29 03:0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93.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东西长,南北宽。近100 年来,
虽曾有过从南到北横穿的先例,但东西纵穿沙漠全境没有过。19 世纪末
和本世纪初,瑞典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曾雄心勃勃地试图从西向东
进行徒步穿越,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把塔克拉玛
干沙漠称为“死亡之海”,沙漠由此而扬名天下。
1993 年9 月下旬,中国探险史上忽然闪出一道奇光。经过有关部门
4 年多的筹划准备,由中英组成的联合探险队,终于向这个“死亡之海”
挑战了。9 月24 日,他们从沙漠西部南端的麦盖提县城正式出发,向着
东方,向着沙漠的纵深开进。
这一消息,震撼了世界。中国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新民
晚报》、新疆乌鲁木齐经济广播电台,以及英国有关新闻单位,都先后
派记者,通过种种方式进入沙漠,进入现场采访拍摄,及时向国内外报
道探险实况。
头几天,他们翻越的还都是50 米以下的沙丘,越往前沙丘越高,有
的竟高达100 多米到200 米,被称为沙山。这些大大小小的沙丘和沙山,
从空中往下看,十分壮观,一般都是新月形的,纵横走向的大都比较整
齐。但随着风向、风力和地形的变化,有时也不规则。那干涸的河床,
往往是貌似忠厚,却暗藏杀机。有的地段表层干硬,底下松软;有的地
段下面还有水。这些不仅使人畜、车辆和行走变得异常艰难,弄不好还
会陷车、迷失方向,或者被流沙吞没。当探险第二阶段刚刚开始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的3 名记者搭乘支援队的车,于10 月7 日进入沙漠拍摄探险
情况。由于连绵不断的沙丘,车开起来十分吃力,差不多每过10 分钟,
发动机就要开锅一次,加上多次陷车,只得走走停停。一不留神,中途
竟迷失方向。直到9 日,记者们才被过路的石油物探局的车搭救,并把
他们送到探险队的第一接应营地麻扎塔格山东麓。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就像疯子的脸,变幻多端,喜怒无常,令
人讨厌而又害怕。探险队刚进沙漠时,还是夏天的气候,但早晚温差很
大。白天像火球一样的太阳,把地面的沙子烤得滚烫,地表温度甚至高
达80℃。人走在上面就像踏进了烧干的锅,全身都感到烘烤,沙子灌进
鞋里,脚都感觉出烫来。一到夜晚,太阳落下地平线,气温就急剧下降,
一般都在零下几摄氏度,队员们钻进鸭绒睡袋里还冻得瑟瑟发抖,半夜
里常常被冻醒。
就在他们进入沙漠400 公里,快到第一个接应营地时,美国摄影师
萨特和英方队员葛利亨,因中暑虚脱终于被拖垮了,以致到了第二阶段,
不得不遗憾地挥泪向同伴们告别。
在炎热的沙漠里长途跋涉,人畜的体力消耗很大,水就成了大问题。
然而没过几天,水井竟神奇般地不出水了。他们计算了一下,9 天当中挖
了8 眼井,只有1 天打出了水。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驼驼,面对“死亡之海”的干涸,也居然失
去了耐性,竟乱跑起来,还踢伤了人。到了11 月初,有的骆驼终于因缺
水和过度劳累而死亡。
在探险进入后一阶段时,有一天他们忽然遇上了沙暴。狂风卷着黄沙,遮天蔽日,有如8 级大风之猛。单个人是绝对无法行走的。飞沙不
只是硬梆梆地打在脸上,而是从头到脚往下灌,幸亏他们还有经验,在
沙暴没到之前,人马就簇拥到一起,顶着猛烈的风沙,慢慢前进。这次
沙暴他们虽然没遭受什么损失,但原计划到达终点的日期,不得不往后
推迟。
这次探险以最终的胜利而结束。一群不怕死的英雄好汉,以实际行
动向世界宣布,他们终于征服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应该说,这是人类
的一个壮举,一个辉煌的胜利,它无疑是塔克拉玛干探险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如果说,斯文·赫定当年没有穿过这个沙漠而把它称为“死亡之
海”,那么,在近100 年后的今天,中英联合探险队所取得的胜利,就
  本文标题: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anxian/971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anxian/971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他们穿过了“死亡之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