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水文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水文学 >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

时间:2010-01-29 03:1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章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  第一节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

  一、陆地表面水的组成

  陆地表面的基本水源来自大气降水。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中一部分从陆地上空流走,形成过境气流;另一部分在陆地上空冷凝,按固、液两种形态降水。大气降水落到地表,除一部分被蒸发和入渗地下外,其余在地表形成冰川、湖泊、沼泽和河流天然地表水体,此外还有极小一部分组成了生物水。

  由表3-1可见,陆地表面水中的89%是以固态冰川的水体形式分布在南极大陆,其余6大洲地表水的总量,仅占全球地表水的11%,而这11%中有10.16%还是冰川水体。因此除南极洲以外,陆地表面总水量中,冰川占92.84%,湖泊占6.65%,沼泽占0.43%,而河槽蓄水仅占0.08 %。

  我国地表水的组成也是如此。我国冰川总面积58650平方公里,冰川总储量为51322×108立方米;湖泊面积为718000平方公里,湖泊储水量为7088×108立方米,其中淡水储量为 2260×108立方米,占湖水总量的31%;沼泽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15%;河流槽蓄量虽小,径流总量却与欧洲相当,全国平均年径流总量达27115 ×108立方米。

  二、陆地表面水的结构

  如前已述,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看作为一个动态有序大系统。不仅海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各亚系统,而且地表水亚系统内部的冰川、湖泊、沼泽、河流等子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它们之间都存在着频繁而密切的物质(水、沙、化学元素)与能量(热能、动能)的交换,和水体相变转化的关系。

  冰川、湖泊、沼泽、河流,在地表水亚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各具有其特殊的功能。这又是由其本身的水循环的机制和特性所决定的。

  河流虽然槽蓄量最小,但河水是地表唯一的畅流液态水,它的水循环动力机制既受热力因素影响,更受重力作用所控制。因而,其交替更新的周期最短,也即水循环的活力最强。因此它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上接大气水,下通地下水,最后联结海水的主干作用,它是地表水循环亚系统中的主干子系统。在全球水循环大系统中,河流则为大气、海洋、地表、地下4大亚系统的传递支系统。

  冰川是固态降水积累演化而成的,从静态储水量看,是地表第一大水体。它的水循环的动力机制主要受热力作用控制,而地处高寒地带的冰川地区,热力变化微弱,因而冰川水体具有稳定少变的特征,其水循环的活力最弱,交替更新的周期山岳冰川为1600年,而极地冰盖可达9700年。稳定少变的巨量冰体,在地表水循环中发挥着储存和补给的功能,位于高山河源地区的冰川,在其自身的水循环过程中,通过相变转化,输出的液态水,给河流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补给水源,成了河流水循环系统中的输入项。

  湖泊与沼泽是地表洼地的滞流液态水体。其水循环的动力机制,也是兼受热力和重力作用控制。但由于它所处的地形条件和其它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大削弱了重力作用的影响。因而,水循环的活力较弱,其交替更新的周期平均约17年,在地表水的水循环系统中,湖泊主要起着传递、调蓄的功能。通过其自身的水循环,不仅起着与大气、地下和河流水体之间的传递作用,外流区的湖泊,更是调蓄河川径流的天然水库。

  在地表水与海水交绥地区,即河流的河口区,它是河海传递的子系统。由于它兼受河川径流及海洋潮流等的影响,故河口子系统有着特殊的运动变化规律。


  本文标题: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uiwen/100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uiwen/100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