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亚洲-东南亚(2)

亚洲-东南亚(2)

时间:2011-02-08 21:4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为了尽快扭转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性农矿经济,各国都把发展制造业,加速工业化,以及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作为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鉴于各国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其工业化一般都从劳动密集且资本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入手;从地理上看,则是由原先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地区,特别是首都和少数几个较大城市搞起,以期达到投资省、见效快的目的。

(二)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同时,不忽视传统产业部门的发展。这样做的必要性首先在于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国家相比,它们的生产不仅在自然条件和其他条件上具有优势,而且还有着传统的销售渠道,继续增加其出口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其次,这些传统产业长期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不仅本部门在全国职业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许多其他经济部门亦与之有着密切联系,倘若忽视这些部门的发展势必牵动全局,严重影响整个国计民生。最后,过去的单一结构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予以扭转。

(三)实行对外开放。一方面多方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的优势,大力促进出口产品的生产,以此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虽然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中尚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国际劳动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与殖民地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比较符合国情,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如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国际环境比较有利等影响,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东盟国家的经济面貌在二三十年时间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快,使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65~1989年间,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猛增了4.07倍,速度之快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印度尼西亚增长1.81倍,马亚西亚和泰国分别为1.56倍和1.68倍,也都超过了世界平均增长率(0.50倍)。1989年东盟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850美元,其中文莱和新加坡超过1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里已位居最前列。虽然非东盟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但东南亚生产力的总体规模还是显著扩大了,目前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2%,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超过了除南非外的整个非洲。

变化还表现在国民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东盟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均已超过以往一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一产业,表明工业化已获得初步的成功。其中新加坡在70年代即已由过去的单一转口贸易港一跃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而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值得指出的是,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由于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涌入马亚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国资本激增,使其工业发展达到了惊人的高速度。一般认为,在走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马来西亚目前已经登堂入室,泰国亦已踏上了门槛。80年代中后期,工业制成品在马、泰两国的出口总额中,首次占到1/2以上,对这两个以往堪称典型的单一初级产品经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在多数东盟国家中,第一产业虽仍为重要经济部门,但其部门结构亦明显地趋于多样化,这对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地扩展销售市场都是有利的。在对外贸易中,以往那种畸形的单一性基本上已得到了扭转,如马亚西亚,长期为世界第一橡胶出口国,但目前其出口总额中,橡胶的比重已不足4%;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的泰国,出口总额中稻米所占比重亦已降至10%左右。

东盟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虽取得很大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基础设施不足,基础工业薄弱,资金和技术对外国依赖过重,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别扩大等;由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穷和失业仍困扰着很大一部分家庭。

第一产业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东南亚拥有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其农作物种类资源也很丰富,甘蔗、薯蓣、椰子、香蕉、槟榔、肉豆蔻、丁香等农作物均原产于此。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新作物自外地引入;在这个过程中,东南亚成长为稻谷和多种热带农产品具有世界意义的生产和出口地。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殖民地时期单一农业经济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扭转;但尽管如此,第一产业在东南亚整个经济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若把新加坡和文莱这两个国家除外,目前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仍高达30~70%;在几个东盟国家中,第一产业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1/6~1/4;而几个非东盟国家更达到1/3~1/2左右。除此以外,东南亚各国的其他经济部门,如制造业、运输业、商业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围绕着第一产业运转的。出口贸易在东南亚一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中农林产品即占了很大比重;80年代末,在缅甸的商品出口总额中农林产品占3/4,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占40%,马来西亚和老挝亦占到大约1/3。东南亚作为世界上稻米和多种热带农林产品提供者的地位,在经济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削弱。目前它提供了世界市场上稻米贸易量的1/3~1/2,橡胶、棕油和椰干的90%,胡椒的60%;此外,香蕉、菠罗、蔗糖、玉米、香料等亦占有相当比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每年农林产品(减去进口后的)净出口额均达到数十亿美元,不仅在亚洲分列前三位,在世界上亦进入了十大农林产品净出口国的行列。

从总体来看,东南亚的第一产业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并存。按照土地所有制和生产经营中的不同特点,通常把东南亚的农业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迁移农业。盛行于山区和一些开发程度较低的岛屿,多与村社或部落所有制相联系。耕作时先在森林中放火烧荒,再行粗放经营,主要依赖天然肥力,单位产品上的投入量仅为水田农业的半数至2/3。近年来东南亚约有1千多万人以此为生,开垦总面积达4600万公顷;广种薄收,农作物种类繁多,生产率低下,商品意义几近于零,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极微。而且在烧荒中破坏了植被和土壤,成为导致东南亚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2)水田农业。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一般具有半封建性质。每个农户占有的土地面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一般不足0.5公顷,在泰国则达到2~3公顷。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及其边缘丘陵,其中中南半岛几大河流的三角洲平原以水稻的单一种植为特色,其他地区,如爪哇岛和缅甸中部平原,除稻谷外还种植有较多的杂粮和经济作物。就全东南亚而言,水田农业及其派生出的小农园除稻谷外,还生产了全区绝大部分麻类、茶叶、烟草、椰子、甘蔗、水果等,橡胶亦占有相当比重。(3)大种植园农业。为近代出现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属资本主义性质,规模大,技术比较先进,专门种植橡胶、油棕、咖啡等几种出口作物,纯粹属于商品经济。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占有重要地位,在泰国亦有一定规模。

(二)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十分薄弱。在各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所占比重普遍达到70~80%,乃至更高,畜牧业则差之甚远,在泰国其产值仅为种植业的1/5,缅甸为1/7,印度尼西亚为1/10。造成此特点的原因,除了受经济水平尤其是人均占有粮食数量的限制外,与自然条件亦关系至密,它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内容及其经营方式。东南亚现有耕地面积7200万公顷,垦殖指数达16%,显著超过11%的世界平均数。且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水热资源也十分充足,均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全区草地仅200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5%,大大低于23%的世界平均数。因此除水牛作为役畜饲养较多外,其他食草性牲畜为数都很少。加上区内穆斯林和佛教徒人数众多,猪的饲养也不普遍。

(三)主导作物地位突出,但生产结构正趋于多样化。近二三十年来单一种植制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历史上形成的主导作物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主导作物在东南亚农业中的优势地位并未丧失,但与殖民地时代的单一状态相比毕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正是多年来有关国家努力推进农业多样化所取得的成效,典型的如泰国,自50年代后半期开始推进农业的多样化,以1989年同1950年相比,过去的主导作物稻谷增长2.1倍,而新兴的玉米、甘蔗和木薯则分别增长了233倍、22倍和71倍,其出口值均达到了同稻米旗鼓相当的地步,生产结构变化之大十分引人注目。马来西亚为了扭转单一橡胶经济,执行了所谓“四加一”,即橡胶、油棕、可可、椰子加稻谷的农业政策,1950~1990年间橡胶产量增长1倍,油棕产品却猛增了120倍,可可增幅更大,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林业生产具有世界意义。东南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热带林区之一,现有森林面积2.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大大超过22%的世界平均数;其中柬埔寨、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更高达65~75%。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缅甸、泰国即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柚木出口国。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大力开发热带原始森林,木材采伐量迅速增长,均跃升为世界最大木材出口国之一;此外,这些国家的木材加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但东南亚林业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过量采伐,营林甚少,加上迁移农业的破坏,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其中泰国在1961~1989年的短短20余年内,森林覆盖率即由62%锐减至27%,长此以往,势必酿成生态灾难。此外每年所采伐的木材绝大部分用作薪柴,工业用材仅占1/1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各有关国家已相继采取措施,禁止或限制本材特别是圆木的出口,以保护资源,并促进本国木材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稻谷 稻谷是东南亚农业的核心。自古以来,在东南亚的粮食生产中,稻谷一向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迄今在居民的日常口粮中所占比重仍高达60%(印度尼西亚)至90%(缅甸、柬埔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同东南亚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气候的特点是高温高湿,又分布着大面积的洪泛冲积平原,这样的条件对各种麦类、玉米、高粱等谷物均不适宜,对种植稻谷却十分有利。而当地人口稠密,广大农民有着长期的生产经验,也是重要因素。

近几十年来,东南亚稻谷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农业结构的多样化,其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在世界出口市场上的比重也不如以前了;不过稻谷仍然是全区农业生产的核心,在各国耕地总面积中一般占50~80%,在农业总产值中占30~40%,而在谷物总产量中的比重更普遍高达90%左右,大大超过了25%的世界平均数。

从生产特点来看,东南亚的稻谷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本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前,增产的基本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单产却提高甚少。到60年代,稻田的扩大在许多地方逐渐达到了极限,而对粮食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客观形势不仅要求增产稻米,而且要求必须把主要增产途径由扩大种植面积转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来曾在世界上引起深刻反响的“绿色革命”便应运而生。所谓“绿色革命”,内容是推广以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整套先进技术,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在东南亚,“绿色革命”发端于1960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的创建。该所培育出一批被称为“奇迹稻”的高产稻种,1966年起渐次在东南亚推广,加上生产条件(肥料、水利、交通等)改善,使稻谷生产有了一个新的较大发展。目前总产量已突破1亿吨,比“绿色革命”前大约翻了一番;增产部分中八成以上来自单产的提高,而来自扩大稻田面积的尚不足二成。

东南亚稻谷生产面貌虽有明显改善,但发展很不平衡,总的说来在世界上仍是相对后进的。目前全区稻谷种植面积约3700万公顷,占世界1/4,产量则不足1/4,单产比世界平均数低10~15%。这也说明东南亚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在东南亚各国之间,稻谷产销状况差异很大,其基本原因不在自然条件,而在于社会经济特点,包括人口状况、农业政策以及总的经济水平等。除新加坡这一城市型国家外,我们可以把各国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具体指缅甸和泰国。缅甸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本世纪30年代,年出口高达300余万吨,竟占世界总贸易量40%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甸饱受战争蹂躏,稻谷生产显著衰退,战后恢复亦很缓慢;最近十余年虽得到新的较大发展,使总产量比战前增长1倍,但因国内人口增多,故目前出口量尚不足战前1/4,在世界市场上仅占5%。一个世纪以来稻米始终是该国首屈一指的出口商品,但从1985年起出口额已退居木材之后。缅甸70%的稻谷产自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这里基本为青一色的单季稻,如能推广双季稻,增产潜力是巨大的。

泰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年出口稻米100余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战后,虽然泰国在农业的多样化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稻谷总产量目前仍比战前增长了一倍半,发展速度显著超过了缅甸。出口量亦不断上升,近年已达到400余万吨,在世界贸易量中独占1/3以上。但在本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稻米所占比重却从50年代的60%降到1%左右,充分反映出该国在出口多元化上取得的进展,泰国的稻谷约有1/3产自以湄南河三角洲为中心的中央平原,其米粒细长,晶莹明亮,因质优而以“暹占”驰名国际市场,但单产偏低,比东南亚平均数还低1/3,也有着很大的增产潜力。

(二)长期不能自给的国家,主要指马来西亚。该国过去农业生产结构十分畸形,粮食自给率甚低。独立以后对发展稻谷生产比较重视,自给率已由1960年的50%提高到目前的83%。
  本文标题:亚洲-东南亚(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6.html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
欢迎你对亚洲-东南亚(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亚洲-东南亚(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